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赵普》知识点荟萃
作者:jsxyszzzb  上传者:jsxyszzzb  日期:17-02-24


《赵普》知识点荟萃(编写者:盱眙县第三中学朱在彬)
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说他要多读书。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他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宋太祖不任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推荐这个人,宋太祖还是不任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上奏推荐,宋太祖非常生气,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他把撕碎的旧奏章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宋太祖这才明白过来,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练习:1.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为国荐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方法的例句分析:(1)“阖户启箧取书”:动作描写、细节描写,“阖”字,说明赵普闭门谢客、排除外界干扰,表明他读书决心之。(2)“晚年手不释卷”“读之竟日”:细节描写,表现他刻苦勤奋的精神。(3)“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细节描写,比喻、夸张,表现他学以致用、学习效果突出的特点。(4)“则《论语》二十篇也”:细节描写,表明他学习内容不在于一味地求多,而在于精读善读,注重质量的特点。(5)“碎裂奏牍掷地”: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宋太祖怒不可遏、非常生气的样子,反衬赵普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精神。(6)“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细节描写,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荐才,表现了他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和刚毅果断的品行风格,表现他不畏权势、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特点。(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细节描写,再次表现赵普意志坚定、毅力超人、锲而不舍、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3.赵普四奏,面对“太祖怒”而能“颜色不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答: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答:(1)为治国而勤奋读书(或刻苦读书);(2)以天下为己任而奏荐人才(为国荐才)。
5.太祖乃悟,他悟到了什么?答:(1)悟出赵普的良苦用心和赤胆忠心;(2)悟出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用之才。
6.说说宋太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开明君主。
7.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答:(1)读出宋太祖悟出了赵普的良苦用心和赤胆忠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用之才。(2)读出了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开明君主。
8.赵普的性格特点有哪些?答:第一节(刻苦读书):从善如流、刻苦勤奋、学以致用。第二节(为国荐才):刚毅果断、沉着冷静、不畏强权、意志坚定、毅力超人、锲而不舍、爱国。
9.相关“勤奋刻苦”的成语、典故或格言。答:成语: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一丝不苟、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天道酬勤;典故: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韦编三绝、闻鸡起舞。格言:(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历史上大胆进谏的忠臣:唐朝——魏征;明朝——海瑞。
11学了本文后,对你的学习或生活有什么启发?答:(1)对待别人的正确建议,要学会从善如流、虚心接受。(2)在学习方面,要善于排除外界的干扰,要专心致志,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收获。(3)在学习效果方面,要学以致用,注重实效。(4)在学习内容方面,学习的内容不在于一味地求多,而在于精读善读,注重质量。(5)在学习态度上,懂得学习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成果的必由之路的道理,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下决心努力,先天不足,后天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6)遇到挫折时,要沉着冷静,刚毅果断,锲而不舍。(7)要有爱国精神,树立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⑻面对强权,要镇定自若,沉着冷静。
12.文章的第二节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答:文章第二节采用了概括介绍与具体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13.赏析“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答:这句话是对赵普为人的客观评价。既体现出其观点,也概括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奏荐人才的故事。                                                                    
1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答:(1)年少时就任要职,为国效力;(2)年老时刻苦读书,从收中寻求治国安民的方法;(3)为给国家举贤,不惜冒着惹怒圣上的危险一次次举荐。                                                                   
15.通过文中所写的两件事,你认赵普是个怎样的人?答:赵普尽管他有忌妒刻薄的缺点,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读书勤奋刻苦,专心致志,知人善任,做事刚毅果断,是一个做事持之以恒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的人。他一奏不行,再复奏,复奏未果,又三奏,三奏未通又四奏,有不畏皇威,敢于冒死为国荐才的精神。
16.作者叙述赵普这则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
答:主要运用了反复、对比、白描、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突出了赵普为人深沉,能以天下为己任的特点。
17.请举例说明本文“叙事简洁,不用冗笔”的写作特点。答:(1)写太祖的“不用”、“亦不用”主“卒用”,总共才七个字,省去了若干对话和过程,真可谓惜墨如金。(2)通篇没有说明赵普所荐者何人,为何荐此人,而把笔墨医治在一奏、二奏、三奏、四奏上,通过“复奏如初”反映了他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
18.试举例说明文中如何采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的。答:(1)把年轻时的赵普“寡学术”与年老时的赵普“手不释卷”进行对比,突出赵普为国勤奋读书的精神;(2)把其他在相位者与赵普进行对比,突出赵普的刚毅果断。
19.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举例谈谈他们对你成长的影响。
答:㈠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或典故:①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孔子读《易》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后就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②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③囊萤映雪:囊萤是指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是指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④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㈡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事例:①范仲淹,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②文天祥,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右臣相。元军大举进攻宋朝,文天祥带兵奋起抗战,终不敌被俘。元朝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至死不降,最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
㈢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名句有:①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③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20.赵普为国荐才不惜触怒龙颜,但是作者又写他“虽多忌克”,这不是有损于他的形象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作为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赵普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但正是这一缺点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可信,也符合史家“秉笔直书”的写作原则,看人应看主流、长处,应看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唯才是举的优点。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而且,本文也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既写出了真实的赵普,又突出了他的爱国之情,反而使他的形象更高大。
21.学习完《赵普》后,班里举行了“选举心中最伟大的具有‘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圣贤人物”活动。有人列出了以下选项,你选择的是哪位?理由是什么?请在班会上陈述。(  )A.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B.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屈原—汩罗江自沉,以身报国D.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示例一:选A理由:赵普忧国忧民,在政事上一直勤勤恳恳,到了晚年仍不忘学习来提高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是活生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例子。示例二:选B理由: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警示着后人,他也用卓越的政绩表明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报负。】
22.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也不必学习那么多知识,而只研究透彻《论语》就能在社会上立足?(不少于30字)
示例一:当然不能。《论语》里虽然包含了学习、做人、处事、治国等各方面的知识,是孔子一生思想理论的精华,但是这些理论只能充实我们的思想,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不能仅凭它们就想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立足。我们必须用大量的文化知识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将来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示例二:赵普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工作性质。他工作的目的和方向都可以从《论语》中找到答案,用到实际中来,这就是赵普只用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的原因。而我们不是古代的官吏,即使以后从政也不仅仅是一部《论语》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复合型人才,所以,只研究透彻《论语》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可笑想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赵普》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赵普》《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赵普》《刘宣》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赵普》ppt课件(15页)2
《赵普》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赵普》课堂检测(3份)
《赵普》表格式教案11
《赵普》作业练习
《赵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赵普》教案10
《赵普》ppt课件(31页)2
《赵普》ppt课件(33页)
《赵普》导学案5(2课时)
《赵普》导学案4
《赵普》同步训练
《赵普》ppt课件(23页)
《赵普》表格式教案9
《赵普》ppt课件(42页)
《赵普》教学设计8
《赵普》导学案3
《赵普》表格式导学案2
《赵普》知识点积累
《赵普》ppt课件(7页)
《赵普》学案
《赵普》练习题ppt课件
《赵普》ppt课件(31页)
《赵普》ppt课件(15页)
《赵普》ppt课件(9页)
《赵普》导学案(2份)
《赵普》教案7
《赵普》拓展训练
《赵普》教学资料补充
《赵普》中考题汇编(2004-2011年)
《赵普》阅读练习
《赵普》同步练习3
《赵普》学案3
《赵普》教学反思(2篇)
《赵普》学案2
《赵普》ppt课件9
《赵普》学案(两课时)
《赵普》教学方案及课件
《赵普》导学案(四课时)
《赵普》教案6
《赵普》文言文专项阅读训练
《赵普》同步练习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