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腌制( ) 和泥( ) 冲坍( ) 笨拙( )
逞能( ) 斗方( ) 抿子( ) 簸箕( )
2. 对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爿:量词,用于商店、天地、土地等。
B. 相地定基:踏勘选定建造房屋的土地。
C. 舀:用瓢、勺等取东西。
D. 指身为业:指望着、依赖别人生活。
3.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描写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这桌酒,主人是不陪的,只是出来道一声“诸位多辛苦”,然后就委托金大力:“金师傅,你陪陪吧!”。
B. 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然后,解下腰带,从头到脚,抽打一遍。
C. 同行师傅们过意不去,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金大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
D. 走到主人家窗下,扬声告别:“明儿见啦!晚上你们照看着点!”
4. 梁柱上贴了一副大红对子:“登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此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A. 强调 B. 直接引用 C. 转折 D. 特殊含义 5. 这里兴建动工有许多风俗。先得“破土”。该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A. 强调 B. 引用 C. 转折 D. 特殊含义 6. 妈妈看见满屋子乱七八糟、一片狼藉,连夸自己家的孩子“能干”。此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A. 强调 B. 引用 C. 转折 D. 反语 7. 人们在提起金大力时,并不和戏台上那个戴着红缨帽或盘着一条大辫子,拿着一根可笑的武器——一根红漆的木棍的那个金大力的形象联系起来。此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转折 B. 强调 C. 解释说明 D. 引用 8. 小说的三要素是( )。
A. 人物 地点 结构
B. 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 C. 环境 人物 起因 D. 人物 故事情节 结局
二、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原文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职业、性格和家庭情况,金大力普通得连他的大名都无人知晓,他是当时社会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
B.这篇小说除了几句简单的对话描写,没有使用其他的描写手法。
C.金大力高大结实,沉默寡言,当地人很信赖他。
D.金大力虽普通,但他身上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很多美德。
2.金大力看起来普普通通,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他怎么会当了瓦匠头儿呢”?
3.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4.第五、六段的生活环境描写充满了生活气息,请试着说说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5.你喜欢金大力这个人物形象吗?并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理由。
6.生活中不乏像金大力这样的人,金大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一、
1. yān huó tān chěnɡ dǒu mǐn bò 2.D 3. B 4. B 5. D 6. D 7. C 8. B
二、1.B
2.正是因为金大力“有一个好人缘”,他与乡邻们和睦相处,善良朴实,勤劳知足,尽职尽责,才使他成为了瓦匠头儿,得到主人家的礼遇和同行的爱戴。
3.①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金大力的平凡普通,和瓦匠头身份不符,最后再写他具备好人缘,就自然突出了金大力老实本分的特点。②白描手法。朴实无华的叙述语言,寥寥数笔就点出了金大力老实淳朴、不事张扬的形象。
4.人物生活的环境很有乡土气息,如“破土”、请酒、上梁等,一切都显得简单、古朴、自然。这种洋溢着人情美的环境,造就了人物勤劳、善良、朴实、知足的品德。
5. 开放性试题,答案略
6.金大力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实本分、人缘很好的普通人。①老实本分,易于满足。②沉默寡言。不事张扬。③干活认真,吃苦耐劳。④善良淳朴,不贪图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