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2020年)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3-15 |
2020年北京高考大纲没改动。
2019年北京市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Ⅰ.试卷结构 一、各类测试内容的赋分 (一)现代文阅读、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约48分 (二)古诗文阅读 约42分 (三)写作约60分 1.微写作(三选一)约10分 2.作文(二选一)50分 二、试题类型 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写作(包括微写作、作文)等。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能力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目标的规定,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考生在积累整合、感受嚓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所形成的能力进行考查。 语文高考,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限内以笔答方式独立完成相关考査内容的一种选拔性考式,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 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评价等能力的考查;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及创新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渗透在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试中。 二、考试内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规定,根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北京市实施高课程改革方案的具体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具有一定长度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类型的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综合灵活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 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 4.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 5.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 6.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 7.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8.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概括 9.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10.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 11、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赏析 1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 13.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探究 14.中外文学经典(篇目见附录2) 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 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书写的正确、规范、美观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6.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7.标点符号的使用 8.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 9.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了解 | |
| 标题: |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2020年) |
| 文件大小: |
5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