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7-0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品读,感受体悟大树的精神品质,领会大树给予我们的生活的启示。
2、通过朗读品味,初步感受周涛散文大气深邃、诗意激扬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行文思路,体悟大树给予我们的生活的启示。
2、教学难点: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说明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是周涛散文集《山河判断》中的一篇。作者以虔敬之心仰观大树,以赞美之笔书写大树,读来感觉大气深邃。他将大树拟人化,对比大树和人的各种表现,列举各地的大树所呈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光辉的生命形态,理性思考大树给予我们的生活的启示。文中“我”的情感是复杂交织的:既有对大树这类生命的自身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体认和感悟,也有对人类在大树、在自然面前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的反思和批判。其间,还隐约传达了一种对大树的神性崇拜,对顽强的民族阳刚精神的呼唤。当然,作者的终极指向是我们应该从大树那里汲取生活的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善待我们的生活,珍惜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珍惜我们生活的自然这个整体。
周涛一向主张“还散文以天足,还散文以天然的姿态和生命,让思想和感情自由奔放地表达。”他蔑视散文的一切规范,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去写作散文。周涛的散文没有刻意的起承转合和完整的叙述,没有散漫的叙述和精细描写中的主旨性回归与集中(形散神聚),有的只是富于激情和诗意的议论。在他看来,“散文没有章法,我就是章法。”话虽如此,在《大树和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找得到他的行文思路的。
作者开篇就提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向生活学习,因为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大树,它是亲人和老师,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的化身。
接下来2-8段从树的外观到树的内里,联想和想象树的种种遭遇和表现,并列举800年的梧桐树王和500年的无花果王,热情赞美大树的精神气质,冷峻批判人的愚蠢行径,启示我们应理性思考要永远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生活在自然这个整体之中的我们该怎样生活。“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它的王者风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这些议论,直接或间接地告诉我们要学习大树,善待生活。
然而树的伟大、高贵、智慧的精神气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跟人一样经受各式各样的苦难和艰难。因此9-11段作者着重从树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苦难和艰难,告诉我们树之所以能拥有伟大、高贵、智慧的精神气质的原因。
12段说“树能遗传栽树人的风貌”“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则是以敬畏之心赞美大树还是一种灵异的生物,人类对它所知甚少。
题记揭示全文的主旨。我们该怎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在整体之中,大树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棵大树,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的化身。”
然而,“我们对它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正是这样的不够,才能更深刻地启示我们思考究竟该怎样向大树学习,该怎样做才能长久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在自然这个整体之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简要释题
1、直接示题
2、提问:文中的大树从外在形态上看是怎样的树?我们所指的对象是谁?
明确大树是指阅世长久的老树;我们所指的是人类。
明确写作对象,尽快进入文本。
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简介周涛
2、交流质疑
1、明确周涛是诗人,是西部散文作家。
2、交流预习中产生的困惑,解决一些基础问题。
了解学生的困惑,以利于高效解决地解决问题。
深入研读,理清思路
1、作者对大树有何看法?
2、读2-8段
作者为什么说大树是人的亲人和老师,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的化身?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3、读9-11段
作者为什么把话锋转到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苦难和艰难呢?
4、大树和我们的生活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联?请结合具体语句回答。
5、作者写12、13段的用意何在?结合题记思考并回答。
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语言,初步感受周涛散文语言大气深邃、富激情富诗意的特点。
1、明确作者的观点
2、圈画品味具体语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大树的精神气质。
3、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大树启示我们的生活,我们应当学习大树,完善自我,善待生活。
周涛是散文家,也是个诗人。所以他的散文里有基本的行文思路,也有诗人特有的思维跳跃。这在理解大树是伟大、高贵、智慧的化身的具体体现里可以看出。
课堂小结,
提升认识
 
从三个方面进行课堂小结:
1、文本内容
2、语言特点
3、本篇散文的学习方法
 
内化提升
文本内容较深,对文本内容的再梳理有助于学生更有条理地理解文本;帮助学生感知散文语言的特点,力图体现对作家语言个性的感知;学习方法的小结则是希望“授人以渔”。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结合今天所学,写一篇小短文:今天,我们该如何生活
2、读一本书:《山河判断》
 
 
第一个作业是对文本的拓展延伸,既考察学生的课堂所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康生活观的一个途径。
第二个作业是希望学生能走近周涛,走近这位西部散文家的生活世界,文化视野,精神境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教案4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学案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涛《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原文阅读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ppt课件3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ppt课件2
沪教版《大树和我们的生活》教案2
沪教版《大树和我们的生活》ppt课件1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