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08 |
【目标与重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本文的行文方式,赏析文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预习与质疑】 1.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张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质,著有《七录斋集》等。 ●背景简介: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并贬往凤阳看陵,走在途中,畏罪自杀。阉党失败,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称为“五人之墓”。 ●文体简介: | |
| 标题: |
《五人墓碑记》学案 |
| 文件大小: |
9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