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巷》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04


《巷》教案

大溪三中    陈海燕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的词句。
2、通过朗读品味优美语言,理解巷的特点。
3、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巷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导入语
1、我们身边的环境中有没有巷子?(生:有)
2、巷子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生:狭长、黑暗、肮脏、破旧、古老等)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对现实生活中小巷的印象,那么作家柯灵笔下的巷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了解作者柯灵。
3、作者简介:
柯灵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电影剧作家。他的散文风格典雅清丽、婉约细腻,自成一格。《龙山杂记》散文小品最为人所称道的,其中《巷》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过渡:让我们跟随柯灵,走进他心中的巷。
二、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标出不会读的生字词。
(2)思考:小巷具有哪些特点?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
2、生提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师生共同正音,师再出示幻灯片检查,生齐读:
1、莫逆(nì)2、踯躅(zhízhú)3、悒郁(yì)4、睨视(nì)5、斜觑 (qù)6、扰攘(r?ng)7、徜徉(cháng yáng)8、趿(tā)9、湫隘(ji?o)10、憧憧(chōnɡ)11、踅(xué)12、市廛(chán)13、狺狺(yín)
3、现在我们进入课文,
(1)课文主要描述了哪里的巷?(江南的小城市中)
(2)它具有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的相关的词句。
飘逸恬静、古雅冲淡、优娴贞静、又深有长、曲折、巷陌深深、幽静、寂寂的、宁静、古老、悠闲、避风塘、洞天幽境
(3)作者是如何安排写作顺序的?(从外形到内涵)
过渡:整体感知小巷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描述江南小巷的特点,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说说。
三、品味语言
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并说出理由
我喜欢_____,是因为______.
(提示:可从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语境及哲学等各个角度品析)
1、学生自由朗读,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思考。
2、同学间交流合作。
3、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个别学生读、齐读、男女生读等各种朗读形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
备学生:
第一小节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把巷比作优美的艺术,用散文、图画来比喻巷的风致,使巷的美好形象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或从两个词语的优美的角度,或总括了巷的特点等。可从多个角度来说,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以下皆同。
师点评。
第二小节主要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方法来描写小巷。
比喻:把小巷比作古代的少女,点出它优娴贞静的风度。
拟人:躲、抛头露面
它不同于简陋凋弊的乡村陋巷,它是雅致的;
对比 它也不同于杂乱拥挤的上海里弄,它是恬淡而宁静的;
它更不同于北方满目尘土的胡同,它是整洁澄明。
常识:关于巷,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生活在北方的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胡同,南方一般把它称为弄堂或者弄,也有直接就叫巷或者巷子的。
师点评。
第三小主要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小巷的特点(可以从文中找词语)并有感情的品读(采取个别学生读、齐读、男女生读等各种朗读形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
又深有长、曲折(外形特点),巷陌深深、幽静、寂寂的、宁静(环境或氛围)
不高不矮的围墙、斑斑驳驳的苔痕,(古老)一串串的藤萝象屏风(比喻),森森的修竹,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摇曳红袖、招手(拟人)充满了生机或环境美。安静躺着的狗很友好,可见小巷的主人友好,生活悠闲安逸。
师点评。
第四小节作者用了一个有关乌衣巷的典故。
过渡:我们可以知道东晋时的乌衣巷是高门望族的聚居地,而到了唐代,它已经失掉了往日的繁华,变成了一个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备学生:要说出乌衣巷的典故,学生要知道刘禹锡的《乌衣巷》,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课外知识储备,如果实在说不出来,教师介绍(东晋时的乌衣巷是高门望族的聚居地,而到了唐代,它已经失掉了往日的繁华,变成了一个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若有学生知道这首诗就让他最好背诵出来。这四句诗,寄予了刘禹锡对历史、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联系文意我们思考一下作者通过这个典故向我们揭示了小巷怎样的内在美?向我们揭示了小巷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小巷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很可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人心灵沉静、处乱不惊,从而领悟人生的真谛。
“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使人忘却烦恼,这也是小巷给作者的内心感受。
师点评。
第五小节小巷能消除疲劳,放松心情,能调整情绪,使人怡然自得,物我两忘。把在小巷的自由自在,人际关系和谐与街上的贪婪睨视、恶意斜觑进行对比,写出作者对小巷生活的向往。
第六小节作者用了两个比喻“避风塘”“洞天幽境”写出巷是人生的港湾,带给人安全感,带给人宁静的生活,这也正是作者的心灵写照。
师点评。
联系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巷》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三十年代初)和作者特定的心境下,体现着作者此时黯淡悒郁的情怀,又是他不甘世外的精神写照。
1930年春,柯灵曾抱着文学理想闯入上海,但很快就碰壁折回。在那样的时代,身处古城绍兴,寂寞冷落、不甘于世外的情怀萦于作者心头,“仿佛自己是被摈在人群以外的畸零儿,唯有遥聆他人的欢笑”(《离开了秋千院落》)。他徘徊徜徉于故乡的山水巷陌,默默排遣着碰壁之后的失落、孤独与怅惘,从而发现了巷的风格、巷的妙处,发现了巷──这“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第七小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师点评。
归纳:作者对小巷是怎样一种感情?
作者对小巷充满了热爱之情,对小巷宁静淡泊的生活充满了神往,字里行间渗透着感人的爱乡怀乡之情。
学习障碍预测:品味语言和感受作者的情感是重点也是难点,有的学生可能不知从哪着手品味语言,或只从修辞角度品读。
教师帮助对策:1、设置同学交流环节,让学生互助。2、从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语境及哲学等各个角度提示学生,拓展思维。3、如果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以例子启发。
优美语言的品味:如: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支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
用了几个叠词,描写细腻,并且有一种音乐的美,巷的飘逸恬静呼之欲出;运用拟人,写出巷的环境美或巷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对巷的喜爱等(结合修辞、语境、作者情感、巷的特点等品析)
四、说体验
学习文章后你爱上巷了吗?作者对小巷充满了热爱之情,作者爱巷,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你爱巷,你爱巷的什么?如果你不爱巷,那又是为什么?
师小结:作者柯灵喜爱巷,赋予了巷以生命和人格,所以文中的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象,还是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境界,且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当你孤独失落时,巷是人海中的避风塘;当你紧张烦躁时,巷是放松心情的洞天幽境;当你遭遇挫折时,巷是抚慰心灵的驿站。所以,柯灵笔下的“巷”,方法条不但外形美,内涵美,环境美,语言美,精神更美。
五、同题阅读延伸
文学作品中写巷的文章很多,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推荐课外阅读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雨巷》。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节奏偏慢,教学时间安排紧张。最后环节本是设计欣赏戴望舒的诗歌《雨巷》,由于时间不够,改为课外阅读推荐。反思整个教学环节,可在检查生字词的环节上以开火车形式代替学生齐读,节省时间。
2、教师点评欠缺,对学生的鼓励也不够。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短时间内很难提高,以后需在点评点导方面多下工夫。
3、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对作者的人生态度把握不够。以后要加强教材解读能力的培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巷》教学设计3
柯灵《巷》教案2
柯灵《巷》ppt课件2
柯灵《巷》ppt课件1
柯灵《巷》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