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与高司谏书》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5-18


《与高司谏书》教案设计 
宁夏石嘴山市第十四中学 吴云芳  
  教学内容:
    1. 理清思路,准确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2. 感受作者嫉恶如仇、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学习借鉴中国正直文人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胆识。
    3. 学习本文观点鲜明、析理透彻、语言简洁有力的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 朗读回顾全文。
    二、 提问重点句子、词语。
    三、 课文探究(理清思路、分析说理)。
    (一)《与高司谏书》,形式上虽为书信,内容上虽只是谴责高若讷对范仲淹的个人坻毁,实际上却是一封对旧党迫害新政行为的“发于极愤而切责之”(《与尹师鲁书》)的政治宣言书。文内义正辞严,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嫉恶如仇的精神。作者于激愤之下所作,故文章言辞锋芒毕露,无所顾忌。他尖锐地指责高司谏并非“愚者之不逮”,而是“以智文其过”,故责骂他为“君子之贼”,又奚落他“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这些激烈的言辞一气呼出于胸肋,荡荡的中气环绕全文。犀利刀笔剖辟高司谏虽为“言事之官”,实为随人进退之辈,虽在“朝中称谏官”,但对范仲淹被贬之事却“默默”“不敢一言”,背地里则累加“诋诮”,故其为人“非君子也”,是“君子之贼也”,言辞咄咄逼人,气势不可阻遏。这股气势即是文气的外在表现,透过文气,洋溢出一位光明磊落、中正耿直的文人兼政治家的气度及精神情操,传达出作者主持正义、情真意切的感情。文气以超越字句之力,综合作品的精神之美、艺术手法之美于一体,把读者引到超越文章的道德观、政治观的境界之中,为作者的正大光明、嫉恶如仇的正义感气势所融合,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所在。
    为了充实内容的气势,需要有一股内在的力量,《与高司谏书》是运用逻辑推理,层层推进,来助长气势之力的。文章开始,论述了作者对高司谏的认识过程,由“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到“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到“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作者对高司谏的“三疑”,其核心是能否“行道”,他认为谏官能“行道”,“非材且贤者,不能为也”。他从谏官“行道”的高度去考察高司谏的“实绩”,结果使他对高司谏越来越“疑”,尤其高对范仲淹无辜被贬这件事的含糊不谏,使欧阳修恼怒不可遏,所以由“三疑”急转直下,推定高司谏是“非君子也”。这一结论是经过“三疑”层层推论而得出来的,极为果断、有力。
    为了进一步证明高司谏是“非君子也”的论断,作者又通过摆事实,充分揭露高司谏是“君子之贼”。作者首先揭露高司谏对范仲淹无辜被贬谪一事不辨是非,反“随而诋之”的行为是“可怪也”;接着又推进一层分析,高司谏的不谏,并非“惧饥寒”、“顾利禄”,也并非“不能”,而是“昂然自得”,“了无愧畏”,干的是毁“贤”“饰己”,“以智文其过”的恶劣勾当,所以纯粹是“君子之贼”。
    铮铮然骂声犹在耳边,作者又进一步推进,谴责高司谏“罪在默默尔”,明确表示身为谏官,默然不语是有罪的。文中先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两难推理,论证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若讷的“默默”都是失职。再引用史实,说明贤与不贤自有公论,世人是不可欺的。而高司谏“又欲欺今人”、又欲“欺后世”,作为谏官这样“行道”,必将落得“他日为朝廷羞”的可耻下场。最后以安道、师鲁的直言敢谏与高若讷的“默默”作比较,痛斥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文章层层推进,层层揭露说理,这样严密有力的逻辑推理,大大助长了文章的气势。
    (二)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如:“决知足下非君子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乃“君子之贼也”,等等,直言指斥,毫不隐晦,显现出刚直凛然之气。此外,行文酣畅淋漓,设问句使语锋突起,感叹词“噫”的妙用,反语“乃是朋邪之人尔”的恰到好处,段尾的“也”的有力语气,都与文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凝聚为千古佳作。
    四、作业:1、结合相关链接了解我国古代谏官制度
         2、完成课后思考题3和4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与高司谏书》导学案
《与高司谏书》ppt课件3
《与高司谏书》ppt课件2
《与高司谏书》ppt课件1
《与高司谏书》教案1
古文观止《与高司谏书》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