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富春江上》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5-13


教学要求: 
一、 根据\'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解课文的\'形\',并领悟蕴涵于中的\'神\',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二、 领会并学习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 
三、 培养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领会并学习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1、根据\'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解课文的\'形\',并领悟蕴涵于中的\'神\',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2、领会并学习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程序: 
一、 简介作者: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二、 学生初读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初步领略课文的意境。 
在诵读过程中,能读准字音,找出体现文章线索的语句,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按课文内容结构逐层细读课文,来欣赏、理解、品味文章所展现的优美的意境。 
1、 按作者行踪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十段) 第三部分:(第十一段) 
2、 师生合作,共同讨论,来逐层品味、欣赏课文: 
第一部分:(第一段)由欣赏诗句的意境引出对诗句所描绘美景的赞美。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平阔的江面、隔岸的青山。 
意境-美景:\'极目一望,江水平阔,浩渺如海;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十段)由眼前的景色明丽、秀色天成的富春江胜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了幸福之感,骄傲之感。 
按照作者的行踪,本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2~6自然段):乘船畅游富春江。 
第2自然段:着力描绘水中、岸边的画面。 
第3自然段: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相关的历史和人物,引起了\'人世变幻,今古皆然\'的慨叹,写出了青山绿水永在的不争事实。 
第4自然段:由联想转到回想诗僧苏曼殊\'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的吟咏。 
第5自然段:从\'心头幻象\'回到眼前\'江水平阔,浩渺如海\'的富春美景,段末一句照应开头第一自然段。 
第6 自然段:借\'人影\'的\'漂浮飞驶\',写尽了游江的欣喜之情。 
第二层:(7~10自然段)登楼观赏富春江。 
第7自然段:写在春江第一楼,远观富春江面,近观鹳山风景,青山绿水烘托出诗一般的美的意境。 
第8自然段:写严子陵钓台。借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更\'增加自然风光的妩媚\'。 
第9自然段:将富春江的阴柔之美与黄山的阳刚之美作比,产生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叹。 
第10自然段:与孟浩然及自己在瑞士\'山川信美非吾土\'的落寞之感相比,写出现在身处富春江上,身居祖国大好河山的幸福之感、骄傲之感。 
第三部分:(第十一段)告别奇山异水,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对富春江风景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对富春江溢满心头的依恋之情。文末一句既与开头呼应,巧妙点题,又留下令人遐想的无穷韵味。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形\'与\'神\'的关系,品味文中的精彩之笔,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深层含义。 
教学程序: 
一、 学生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形\'与\'神\'的关系: 
文章的主旋律:\'极目一望,江水平阔,浩渺如海;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 
文章的主旋律始终贯穿于全文,在文章的第一、五、十一自然段中一一展现。 
文中关于吴越鏖战引发的有关人世变幻的慨叹,苏曼殊\'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的吟咏,与黄山比美,回忆在在瑞士\'山川信美非吾土\'的落寞之感,都一一回到富春江上\'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的主旋律。 
二、 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季羡林先生文章的语言特色是十分重视在淳朴恬淡、天然本色中追求繁复绚丽的美。在他的笔下,富春江的美实在令人心醉。 
\'极目一望,江水平阔,浩渺如海;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江水青碧,水声淙淙。艇上偶见白鸥飞过,远处则是点点白帆。黑色的小燕子在起伏翻腾的碎波上贴着水面飞行,似乎在努力寻觅着什么。……但也之件他们忙忙碌碌,匆匆促促……岸上则是点点的越山,飞也似的向艇后奔。一点消逝了,又出现了新的一点,数十里连绵不断。\'\'它漂浮飞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时隐时现,若即若离,追逐着海鸥的翅膀,跟随着小燕子的身影,停留在风帆顶上,飘动在波光潋滟中。\'这些描写绝无辞藻堆砌之感,用词自然天成,却呈现处如此诱人的风景之美。 
本文在语言上的另一特色 ,那就是文章的音乐性。文中谴词造句,十分注重节奏和韵律,句式的参差错落。 
\'层楼叠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窗明几净。\'这些十分流畅、一气呵成的四字句非常讲究对仗的工整和音调的和谐合辙,读起来既顺口又流畅。 
\'追逐着海鸥的翅膀,跟随着小燕子的身影,停留在风帆顶上,飘动在波光潋滟中。\'这四句强调了节奏和复沓。 
三、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幸福生活的感情。 
四、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中涉及到的古诗词,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季羡林《富春江上》原文阅读
《富春江上》ppt课件2
《富春江上》教案1
《富春江上》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