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蜡烛》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4-13


《蜡烛》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4、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自主学习】1、预习课文,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读懂大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它赞美了----------------,讴歌了-------------------------------。
3、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4、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课堂学习】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背景资料介绍:

本文写于第二次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发生的一个故事。

三、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四、题材介绍: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五、自主学习展示

六、合作探究:老妇人的动作描写,文章主旨的揭示。

七、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八、布置作业: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文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半截蜡烛》练习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蜡烛》教学设计17
《半截蜡烛》教案5
《半截蜡烛》教案4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说课稿2
《半截蜡烛》说课稿
《半截蜡烛》课文原文阅读
《蜡烛》ppt课件(51页)
《蜡烛》阅读练习及答案
《蜡烛》导学案8
《红蜡烛》教案3
《红蜡烛》教学设计2
《红蜡烛》教案1
《红蜡烛》课堂实录
《蜡烛》教案16
《半截蜡烛》ppt课件4
《半截蜡烛》ppt课件3
《半截蜡烛》ppt课件2
《半截蜡烛》ppt课件1
《蜡烛》ppt课件(14页)
《蜡烛》教学后记
《蜡烛》教案15
《蜡烛》教案14
《蜡烛》评课稿
《蜡烛》ppt课件(31页)
听刘涛老师上《蜡烛》一文有感
《蜡烛》教案13
《蜡烛》ppt课件(28页)
《蜡烛》ppt课件(15页)
《蜡烛》ppt课件(39页)
《蜡烛》教案12
《蜡烛》导学稿
《蜡烛》预习学案
《蜡烛》pptx课件(34页)
《蜡烛》学案7
《蜡烛》ppt课件(10页)
《蜡烛》ppt课件(18页)
《蜡烛》导学案6(毛俊中学)
《蜡烛》导学案5
《蜡烛》导学案4
大路铺中学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案
《蜡烛》导学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