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签字投降》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6-12 |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
2、体会新闻的现场感和情感倾向。
教学重点:
领悟通过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传达现场气氛,表达感情倾向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中、英、美三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课本有误,纠正以还历史本来面目),日方与同盟国正式签定了投降书。让我们来重温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二、基础积累:
骰 子 跛 脚 怜悯l
tóu bŎ mĬnl
l 血泊 憔悴 紧绷
Xuèpō qiáocuì bēngl
l 创痍 岌岌可危
chuāngyí jíjíl
三、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主要内容。
1、简要概述该消息记述的基本内容。
该消息记述了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过程和情景。l
2、概述导语交代了哪些新闻要素。
时间:1945年9月3日上午9:05l
地点:东京湾l
人物:日本外相重光葵l
事件: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l
意义:日本付出代价—离开大国行列l
3、梳理新闻主体
简要归纳签署文件的基本流程。日方代表签字——麦克阿瑟——各国代表。
四、思考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记者当然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细节都意味深长,很有味道,值得揣摩。
1、文章第二节对重光葵的细节描写,流露出记者怎样的感情倾向?(生动刻画了怎样的嘴脸?暗含对战败者的嘲弄、讽刺、谴责)
2、大胆推测:迈克阿瑟为什么安排温赖特和珀西沃尔站在他的身旁?(意义非同寻常:胜利得来多么不易,盟军曾经历多么艰苦的战斗;告诉日本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3、日本代表签字:新闻介绍这个环节的时候,有很多的细节描写,请选择一个例子,简要分析其丰富的内涵。
4、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签字:
麦克阿瑟将军为什么要用五支笔签字?(各有用途,留作纪念)l
由此可看出其怎样的心态?(胜利者的自豪)l
5、列举其后的签字人员和国别。
6、简要概述每个发言者的讲话内容。
麦克阿瑟l
尼米兹l
裕仁(非现场)l
7、分析消息中对东京湾的几处环境描写
各表现了怎样的内涵?l
体会并归纳:如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有象征意义)l
-
8、体会:新闻的现场感
l 新闻报道要带给读者现场感。本文是否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有对人物动作、表情等的细致描写,让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l 思考归纳:怎样才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呢?(运用真实而细腻的细节描写,优秀的记者当然会细致观察,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并把它记录下来)
9、新闻的感情倾向
举例分析该篇新闻的感情倾向。l
五、课堂小结。观看视频《日本签署投降书》。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