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作品赏析 >>
《致橡树》赏析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9-27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致橡树》ppt课件(20页)
《致橡树》ppt课件(54页)
《致橡树》ppt课件(23页)
2018年语文版《致橡树》pptx课件(26页)
《致橡树》ppt课件(14页)
《致橡树》教学设计7
《致橡树》ppt课件(17页)
《致橡树》教学反思
《致橡树》高效课堂导学案
《致橡树》表格式教学案
舒婷《致橡树》预习学案
《致橡树》ppt课件(26)
《致橡树》课堂实录
《致橡树》ppt课件6
《致橡树》ppt课件5
《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比较阅读ppt课件
《致橡树》说课ppt课件
《致橡树》说课稿
《致橡树》读后感(2篇)
舒婷《致橡树》原文阅读
《错误》和《致橡树》比较阅读教学设计ppt课件
《致橡树》教案6
《致橡树》教案5
《致橡树》教案4
《致橡树》教学设计3
《致橡树》教学实录
《致橡树》教学实录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基础知识题
《致橡树》rm音频配乐朗读
《致橡树》mp3音频课文朗读
《致橡树》ppt课件4
《致橡树》ppt课件3
《致橡树》ppt课件2
《致橡树》ppt课件1
《致橡树》flash课文视频朗读
《致橡树》flash课件1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ppt课件1
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致橡树》教学纪实
《致橡树》课堂教学实录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致橡树》教案2
《致橡树》教案1
树与树的比邻并肩―由《致橡树》一诗意象的选择看舒婷的爱情观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