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泪珠与珍珠》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liweiyan  日期:09-09-22


《泪珠与珍珠》教学反思

            武汉四中   段艳敏

《泪珠与珍珠》是琦君一篇温婉柔美、清新淡雅的散文,她以一颗纯真、博大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在对生活的细心感受中体味人生的真谛,领悟人性的美好。此文文字优美,内容不甚艰深,容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过,学习者感兴趣和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能唤起学习者自我——主动地学习,而且学习的效率高、效果好。因而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是很重要的,我在教学该课时进行了一种尝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了以下几个步骤:⑴初读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注重学生自我阅读体验。⑵再读课文。自己拟定学习主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⑶班内交流。讨论并确定班内共同学习目标:思想内蕴、整体构思。⑷研读课文。注重个性化阅读,自己选定一个学习主题,让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⑸讨论研读体会。老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及时补充材料(作者想法和他人评论),帮助学生理解。课后,对照原来的教学设想,思考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这次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

   ㈠教学中应将学生的个体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机智灵活地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和交流,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给予学生一个自主阅读、交流的空间,让他们提出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调动起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还考虑到,就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而言,教学不能太过于随意性,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发的生长状态,而应该给学生以探究的路径与方向,因而分析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能更好的把握文本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切实的帮助后,确立了共同探究的两个问题“思想内蕴”和“整体构思”,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就产生了矛盾,学生即时生成的学习目标与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学习目标间如何协调一致?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题目为何取为‘泪珠与珍珠’,取为‘泪与心’,好不好”,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未作以明确的解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留下了不解与遗憾。

因而教师需对问题有清醒的判断能力,并合理运用共同完成目标的弹性,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提出的问题质量并不高,教师不能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提到课堂上来讨论,而一旦课堂上出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意外问题时,可以把一些次要的目标放到课外来实现,使学习过程富有个性化色彩,又能完成预定任务。这样,教学目标的灵动与有序既给学生留下阅读思考空间,又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

㈡教学目标不应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应关注“终极目标”;不能用“过程目标”取代“结果目标”。

我在研读文本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为“正确理解‘泪珠’的内蕴和把握文章的思路”,而在整合学生自定的学习目标时,也从大多数同学的表述中将全班同学的学习目标定位在这一内容和形式上的进一步学习上来。但一切教学目标应服从于终极目标,即“精神成人”“精神成长”,并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而“正确理解‘泪珠’的内蕴和把握文章的思路”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是要求学生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却并未明确规定应唤起他们的精神体验,感受琦君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教师只着眼于学生获得、掌握的知识信息,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文学作品的教育中,不能过多的把眼光放在它的社会意义、思想内容等外部价值,或者段落大意、阅读技巧等的分析上,忽略了文学教育的实质恰恰是向内面开拓,即使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鉴赏自己、解剖自己的灵魂。而用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读出自己这一观点来指导教学,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泪珠的内蕴外,还必须引发学生的感受力,使每一个学生读出他自己的情感体验。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与亲情友情有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都可能出现滴滴晶莹的泪珠,这些都是作者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的相契点。因而教学中更应关注终极目标,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认识自己的精神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应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应反思自己的心灵世界。

再者这两个教学目标只是陈述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学习结果加以的规定。但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因而符合阅读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是“结果目标”而应是“过程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自主选择、主动发出的一系列行动,应描述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学生才能明确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自主与创造性阅读。比如可以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感悟课文中自认为最优美的语句;表述自己初读课文的最深感触;领悟作品的思想内蕴;联想到生活中最令自己感动的“泪珠”并加以阐释。这样“过程目标”实现了对标准化结果的主动回避,而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彰显自己的阅读个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5页)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4
琦君《泪珠与珍珠》课文阅读
《泪珠与珍珠》阅读练习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2
《泪珠与珍珠》教案9
《泪珠与珍珠》教案8
《泪珠与珍珠》教案7
《泪珠与珍珠》教案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1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0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9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8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7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5
《泪珠与珍珠》教案5
琦君《泪珠与珍珠》mp3音频课文朗读
《泪珠与珍珠》同步练习
《泪珠与珍珠》学习要点及知识能力检测
《泪珠与珍珠》公开课教案4
情与理之珍珠三境——《泪珠与珍珠》解读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课堂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4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
《泪珠与珍珠》教案3
《泪珠与珍珠》教案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
从多个角度探索《泪珠与珍珠》的主题
并非怀乡之作——对《泪珠与珍珠》主旨的探讨
泪水 忧患 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
《泪珠与珍珠》的三种境界
《泪珠与珍珠》备课资料
《泪珠与珍珠》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