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月考试卷 >>
高坪镇中学2009年9月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
作者:839171  上传者:liweiyan  日期:09-09-18


一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
三、综合性学习
四、作文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泾流(jīng )   则殆矣(dài)    两涘(sì  )      渚崖(zháì  )
B  始龀(chēn )  曾不能(zēng)    桓公(huán )     还走(huán )
C绮户( yī )     得而腊之( xī )  莅( lì  )      谨食之(sì  )  
 D  转徙(xǐ )   燕然(yān )    一日三省(xīng )    蹴尔(cù  )
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一边答应一边逃走了。
C、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无穷匮:无穷无尽。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扁鹊见蔡桓公》是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它告诫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环能拒绝批评帮助。
D.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旨在说明毒蛇之毒。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人言可畏么?答: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B.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式,消化式(只收精华)。
C.参加编选工作的同志有:孙XX、刘XX、李X X、赵X X、朱X X等五人。
D.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写照。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早春天气,            ,             ;            ,水天一色,              ,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⑤①④②③      B.⑤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⑤④      D.②③①④⑤
7.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李商隐的《无题》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谐音双关的字眼,把坚贞不渝,死而后已的真挚爱情表现提淋漓尽致的成为歌颂爱情诗中的千古绝唱的是                                                 
                                  ,                                     。
②、《菩萨蛮》中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句是:
    
                                 ,                                     。 
③、《滁州西涧》中表现诗人想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上点自由和安静的诗句是:                                                               
                                  ,                                     
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的诗句是:

⑤、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是: 

⑥.找出《论语十则》中的至少三个成语  

二、阅读(50分)

(一) 最美好的时刻(16分)

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发出的清香。 

  他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拉他挨着她坐下。

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他们跑来,舒服地躺在他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裳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8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8. 文章的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①“美好”指的是                              
②“时刻” 指的是                              

9. 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0. 第三自然段中“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1. 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3分)

12.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


﹙二﹚、《马说》(共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故虽有名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                
1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15.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具体表现:                   
思想感情:                          

(三)(共14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则久已病矣           (2)死者相藉
(3)又安敢毒邪          (4)相邻之生日蹙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2)君将哀而生之乎
                 
18.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2分)
19.文中蒋氏把自己和乡邻的遭遇作对比,按要求用原文填空。(5分)
(1)回顾过去六十年的遭遇,其结果:乡邻是        ,而蒋氏却               。
(2)叙述现在,眼下情况是“悍吏之来吾乡”闹得乡邻          ,而蒋氏却          。
(3)从一年的情况看,蒋氏是        ,而乡邻是“旦旦有是”。
20.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四) 如梦令(8分)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4分)
                 
22.请赏析“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4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23、【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24、【故事会】(2)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的活动。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4分)
孔子:                           。孟子:                                           
【辩论台】(3)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语病。(4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 弊大于利。①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②当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③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25、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26、反方辩词中划横线句的第         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四、作文(60分)

27.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作文55分,书写5分)
题目:我读懂了                。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题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高莞中学2018-2019学年度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福建省惠安县2018届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耒阳市2018届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年语文版九年级级月考语文试卷(2,7单元)
2017年下期年仁居中学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2016年秋槐树乡中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娄底市2017届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泉州市惠安县2017届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南安市四校2016届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6年下期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届语文版九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5年春季九年级上语文周末检测(第一单元1-3课及第六单元)
旭川中学初2015级语文版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第四版)
贵州省遵义市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度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十六周联考语文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考卷第二阶段考试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周测试卷
宾居镇2015届语文版九年级上第1,6单元月考试卷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一、六单元测试题
遵义市十五中2014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语文版)
遵义市第十五中2014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版)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阶段考试卷
侨光中学2011年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卷
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地区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语文版)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11周)
后西中学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
凌海三中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1年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坪梅中学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九月份月考试题
云霄将军山学校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考卷
云霄将军山学校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试卷
云霄将军山学校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漳州北斗中学2013届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12月份)
高莞中学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莞中学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沈阳地区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1、2、6单元)
骑龙镇九年制学校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周周练语文试题
祥城二中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9月份考试卷
2013年龙岗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语文版)
吴家中学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柑九校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周测试卷
柑九校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周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