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雷电颂》课堂实录
作者:寒原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13


雷电颂
(课堂实录)
庙坡九年一贯制学校    李君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诗词歌赋,如:有“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的豪迈,有“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怨,还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孤独……
不知同学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生:听过
生:是屈原的话
师:对!这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和爱国主义政治家屈原留给我们后人的一句激励我们的话。在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身后,有一段令人回味和反思的历史——
屈原看透了秦国侵吞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熟料却遭到张义、南后之流卑鄙地陷害,横加以“淫乱宫廷”的罪名。他仍“沉痛地”劝诫楚怀王,愤怒地斥责南后,恨她危害了祖国:“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的楚国啊!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
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一再忠告,粗暴地撕毁楚齐盟约,转而依附秦国,走上了妥协投降的道路,屈原也遭到了囚禁。面对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诗人满腔忧愤,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
二、介绍作者
师:下面我们看看这部历史剧的作者是——
生:郭沫若
师:对,是郭沫若。他原名郭开桢,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戏剧《虎符》、《裳之花》,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屈原》。
三、阅览全文,感知文意
师:下面,同学们就快速阅读《雷电颂》,感知文章内容,把你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生(自由阅读)
四、提出质疑,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看完没有?
生:看完了。
师:有什么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文中开头的地方并不是屈原的独白,那是什么?有何作用?
生:为何戏剧中有独白这种形式?还有其他形式吗?
生:屈原身陷牢狱,呼唤风雷电有意义吗?
师:好。这是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产生的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
    刚才有同学问到了选文中独白前面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不知同学们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屈原已被囚禁。
师:很好,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文中“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和“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
师:很好。
生:屈原在东皇太一庙中,在殿中徘徊。
师:很好,你又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披发,在殿中徘徊”。
师:很好。
生:屈原很愤怒。
师:那么你又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师:很好。
……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总结归纳一下。有没有告诉我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相关信息?
生:有。
师:对。这就是舞台说明。其作用是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而独白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它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下面,我们就一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我们一起朗读第一、二段,看看里面写了什么内容?
(朗读一、二段)
生:写出了屈原在呼唤风的到来。
生:写出了屈原希望风能吹走黑暗的愿望,即使吹不走黑暗,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
师:这真是在写吹走灰尘、沙石,吹动花草树木吗?
生:我想不是,应该是一些力量。
师:说得好,是什么力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齐读第三、四段)
师:诗人在思念什么?在呼唤、歌颂什么?
生:诗人在思念洞庭湖、长江、东海。
生:诗人在呼唤风。
生:诗人在歌颂自由。
生:诗人在歌颂正义。
生:诗人在歌颂光明。
师:好啊。同学们说得真好。诗人希望这代表正义、自由、希望的风能唤醒人民群众,一起来推翻这黑暗的世界,一起来重振这混沌的乾坤。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五、六段。
(生自由阅读)
师:这两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到了诗人呼唤累、电。
生:不仅写到了,诗人也表达了歌颂之意。
师:能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吗?
生:“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师:这些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诅咒,还有对自由、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师:说得真好。还有没有哪位同学?
生:“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师:这又表现了什么?什么是“有形的长剑”?什么又是“无形的长剑”?
生:我认为“有形的长剑”是指诗人的佩剑。而“无形的长剑”是指诗人的一种心态或者是一种力量。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看,我觉得“无形的长剑”是指诗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的抨击与揭露,诗人希望借助风、雷、电的力量摧毁这黑暗的社会。因为他自己已被囚禁,已回天无术,因为他也是一个凡人而已,尤其是面对当时黑暗而强大的黑暗社会,诗人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师:说的真好。
诗人眼中的风、雷、电象征着一种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力量,而诗人对其的呼唤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的热烈追求。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啊!


2009.03.10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雷电颂》pptx课件(39页)
《雷电颂》达标检测
《雷电颂》导学案5
《雷电颂》表格式导学案4
《雷电颂》教案14
《雷电颂》导学案3
《雷电颂》ppt课件(26页)
《雷电颂》ppt课件(24页)
《雷电颂》ppt课件(39页)
《雷电颂》检测题
《雷电颂》复习
《雷电颂》表格式教案(2课时)
《雷电颂》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电颂》教学模式操作卡2
《雷电颂》教学模式操作卡
《雷电颂》文本练习
彭水实验中学《雷电颂》表格式教案
《雷电颂》ppt课件(34页)
有关屈原的故事
《雷电颂》ppt课件(9页)
《雷电颂》课堂实录3
《雷电颂》课堂教学实录
《雷电颂》ppt课件(19页)
《雷电颂》教案13
《雷电颂》ppt课件(20页)
《雷电颂》导学案(淮阳一高高效课堂语文)
《雷电颂》讲学稿2
《雷电颂》ppt说课课件
《雷电颂》复习资料
《雷电颂》课后题及答案
《雷电颂》导学案2
《雷电颂》讲学稿
《雷电颂》学案练习
《雷电颂》说课稿2
《雷电颂》mp3音频朗读完整版
《雷电颂》mp3配乐朗读
《雷电颂》学案
《雷电颂》导学案
《雷电颂》ppt课件20
《雷电颂》ppt课件19
雷电、下雨声效mp3音频素材
《雷电颂》练习题
《雷电颂》拓展阅读(2009年杭州市中考题)
郭沫若《凤凰涅盘》原文阅读
《雷电颂》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