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中考作文指导 >>
全国作文训练第六次讲座----隐喻思维
作者:   上传者:%u4f1a%u5458%u6ce8  日期:09-02-22


会员:htyj2008 友情提供  

全国作文训练第六次讲座----隐喻思维

  因为普通语言中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化(从历时发展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的语言成分都是隐喻化的),因为人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隐喻式的,而且语言中的隐喻不过是隐喻思维的外在表现,所以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
  书的比喻:
  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幸福:
  什么是幸福?
  第一组
  (1)幸福是心灵的感觉。
  (2)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3)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第二组
  (1)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2)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3)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
  (4)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
  (5)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6)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7)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第三组
  幸福行踪不定。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于是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我见过她\'。
  作者说:\'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幸福在于心灵的感应。
  第四组:
  大量的比喻和排比,能形象而透彻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l)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灵魂的快意\'指精神上的欢愉,\'器官的舒适\'指身体感官的快乐。两者有时是在一起出现的,有时可能正相反。许多人往往错把两者混为一谈,尤其常常把\'器官的舒适\'当成了\'灵魂的快意\'。
  (2)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人们往往在幸福降临的时候并不珍惜幸福,失去幸福之后才回味幸福、追寻幸福。
  (3)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无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苦难\'体积庞大\',看似吓人;幸福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是价值高。\'
  (4)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幸福是心灵的感觉。
  仿写例谈
  仿写的前后分句构成比喻与解释比喻的关系。这类仿写要求较高,对第一分句喻体的选定,要量力而行,即根据自己的释喻能力而定;第二分句的解释要紧紧扣住第一分句,架设本体、喻体之间的桥梁,使第一分句的比喻合理化,同时要推敲词句,讲究语序,注重美感。
  例: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温暖;
  爱心是____,使_______;
  爱心是____,使______。
  本题给定的语句形式是:第一分句是一个判断形式的比喻句,本体已经给定为\'爱心\';第二分句是一个兼语形式的释喻句。
  示例:
  爱心是一滴洒落在花萼的甘露,使心田久涸的人得到滋润;
  爱心是一句飘荡在寒晨的问候,使奔波劳累的人感到温暖;
  爱心是一只飞舞在天空的白鸽,使饱受战乱的人看到和平;
  爱心是一棵屹立在沙漠的胡杨,使畏惧困难的人拥有信心;
  爱心是一曲鸣响在脑海的古筝,使心灰意冷的人受到鼓舞;
  爱心是一缕飘荡在天地的清风,使浮躁不安的人得到抚慰;
  爱心是一幕悬挂在天际的晚霞,使信念黯淡的人看到希望;
  2.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独立;
  人的一生像___,要__,________;
  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智慧须成熟;
  人的一生像___,要__,________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解析:
  这道题在考查\'仿用句式\'的同时,还考查\'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排比句的五个喻体分别为\'金、木、水、火、土\',释喻部分要兼顾本体、喻体,要有合理性;选择词语尽量避免重复,语义涵盖尽可能完整。
  示例:
  人的一生像木,要充实,内涵须深刻;
  人的一生像火,要炽烈,事业须旺盛;
  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立场须坚定;
  人的一生像火,要蓬勃,体力须充沛;
  人的一生像木,要成材,身心须健康;
  人的一生像火,要热情,态度须诚恳;
  人的一生像木,要牢固,信心须坚定;
  人的一生像火,要燃烧,性格须热情;
  3.阅读下面的文字,仿写一组句子。
  老是把自己当作鲜花,就时时有担心凋零的痛苦,把自己当作绿叶吧,精心地把鲜花呵护。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仿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还包括含对\'选用句式\'的考查。
  示例:
  老是把自己当作太阳,就时时有担心西落的痛苦,把自己当作蓝天吧,精心地把太阳呵护。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担心被盗的恐惧,把自己当作河蚌吧,耐心地把珍珠拥抱。
  老是把自己当作浪花,就时时有担心消失的苦恼,把自己当作海水吧,甘心地把浪花拥抱。
  老是把自己当作花盆,就时时有担心摔碎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真心地把鲜花抚育。
  老是把自己当作月亮,就夜夜有担心残缺的痛苦,把自己当星星吧,努力把月亮烘托。
  4.仿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雨海风中奋斗搏击。
  示例:
  假如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
  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抬起头颅在狂风暴雨中顽强拼搏。
  假如生命是梅,不要惧怕寒冷,要奋勇怒放在冰天雪地中傲视风霜。
  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摧山坼地在广阔大地上恣意流淌。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比喻\'艺术
  一、直接博喻式:喻势如破竹
  用比喻是学生作文的常用之法,但有人却不懂博喻这种排比式的句式的特殊表达效果。它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博喻中深味主题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有时还要在每个比喻的后面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那就又可使语言更加丰富。
  例1、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永远的绿卡》)
  行文过程中构建博喻,可以形成破竹之气势,让读者在博喻的句式中去细细品味。本段作者深悟了这一方法:将\'诚信\'比作\'春天第一缕阳光\'、\'夏天的一块西瓜\'、\'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和\'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以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为喻,视点独特。但作者并没有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博喻的层面上,而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又添加了一句。一般学生看似容易但做起难的而表达效果又特别好的话。如\'敞开胸怀去接受\',就把作者对如春天阳光的诚信的喜爱之情写了出来。
  例2、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热乎乎的鸡蛋,是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喷喷的甜圈,也或许仅仅是一个圆圈……(2000年高考作文《零的断想》)
  作者将\'零\'比喻成\'太阳\'、\'鸡蛋\'、\'向日葵\'、\'巧克力\'、\'甜圈\'和\'圆圈\',形象而生动地把\'零\'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的形象写了出来,显得非常逼真而有亲和力。这也是借助了比喻的效果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独特的比喻,其艺术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比喻+感悟式:喻意弥深
  我们很多同学是能够运用比喻,但更多的是将比喻写完后就没有再去关照它了。其实能写一个或几个比喻还只是真正意义上的运用比喻表情达意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每个比喻后还要进行一番\'感悟\',或者说是将这个比喻的具体内含挖掘出来,或是通过这个比喻能够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来。
  例3、真诚是头顶上闪烁的星星。也许你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存在。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2001年高考作文《保留真诚》)
  这是第一种形式:只有一个比喻,然后再感悟。先将\'真诚\'比喻成\'闪烁的星星\',这一比喻已经是够新颖的了。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因为有了后面的感悟非常深刻:头顶上的星星离我们较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意即我们不能没有\'真诚\',否则\'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同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又回到这个比喻上来,从而使语言前后照应,具有一种美感,读来是一种享受。
  例4、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
  这是第二种表现形式:由比喻构成博喻,再加上感受悟。将\'诚信\'比喻成\'石\'、\'火\'和\'路\',就已经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了。更让人佩服的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作者还用了一个分句再作感悟,分别表明了\'石\'、\'火\'和\'路\'的深刻的含义,从而含蓄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呼唤不要抛弃\'诚信\',因为它是走向成功的钥匙。
  三、设问+比喻式:一问一答中显真情
  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使用比喻的一种常见方式。特别是当用一组比喻来构成排比或说成构成一个博喻时,并让每一个比喻句分别独立成段时,其气势,其形式,其效果,在一问一答中,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例5、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
  作者先提出\'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从小孩、小伙子和老人这三个不同年龄特征、不同人生阅历的人的回答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什么是\'诚信\'。小孩把\'诚信\'比喻成\'两根纤纤的手指\',并认为\'诚信\'就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小伙子把\'诚信\'比喻成\'一张精美的信用卡\',并认为\'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老人则把\'诚信\'比喻成\'一本厚厚的日记\',认为\'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到此\'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且显得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例6、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本文作者(与上文不是同一篇作文)也是先提出了\'诚信是什么\'的问题,然后用了一个排比句来回答,而且每一个分句都是一个比喻句。作者将\'诚信\'比喻成\'清泉\'、\'腊梅\'、\'不灭之灯\'、\'灯塔\',比喻新颖独特,有创意了,但作者并不仅仅局限在此,还在每一个喻体前面加上了一串很富有特色的定语,又为这个比喻增色不少。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人在不经意中认清了\'诚信\'的本质,产生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是一种享受,从而使得文采斐然,诗意昂然。
  比喻句
  比喻,可以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数一定会高出一个等级。下面是1994年《尝试》,一位考生开篇用了比喻: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苏轼的比喻:
  苏诗善于运用比喻状物写景,使景物历历如绘,鲜明生动。《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十二回\',以雪堆、银山来比喻海潮来时掀起的滔天白浪,便使海浪历历如绘,特征突出,收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效果。
  博喻:运用众多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描绘,表达一个事物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特点。苏轼诗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的,首推《百步洪二首》(其一)。诗中\'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连用兔走、鹰落、骏马下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与露珠翻荷七个比喻来形容轻舟在急流中飞驶之快。
  苏诗善于运用比喻摹写声响,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千杖敲铿羯鼓催\',以千根鼓槌急遽地敲打着羯鼓而发出的响亮之音来比喻急骤的暴雨声;\'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润州甘露寺弹筝》),以三峡孤猿的啼叫比琵琶声,以啄木鸟啄霜树之声喻琵琶与筝的和鸣之音。这些都给人以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苏诗善于运用比喻叙事说理,使事理具体明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以飞鸿踏雪泥比喻人生之偶然、无定,使本来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具体明朗了。后来人们将这4句诗概括为成语\'雪泥鸿爪\',用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挥刀斩索搭桥渡人
  浙江考生
  看过这样一幅动人的漫画:椰树下,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慈爱地望着吊床上并排躺着的三个婴儿,对上帝企求:\'上帝啊!我爱他们,请每天赐给他们一碗饭吧!别给他们罪恶。\'
  这位老人,就是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我们可以想象获悉三个儿子涉嫌经济犯罪时这位老人心中的悲痛。但他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儿子开脱,反而勇敢地走上电视台向全国人民道歉。
  这一份开明与勇气,当从一位父亲身上表现出来时,就显得格外珍贵。像一只蚌痛苦地孕育着一枚莹润的珍珠,像大海撞击岩石经历撕心裂肺后产生的朵朵浪花,像不断磨砺后明亮如雪的宝剑--用理智拨开爱的迷雾,是伤痛,也是荣耀,是以心为代价的动人旋律。
  不敢将赵国的命运交给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母不惜亲手毁去儿子平步青云的机会,是大智;错断案后不愿归罪下吏,自己饮剑伏法的李离,是大仁;挥泪之间,昔日情同手足的马谡便身首异处,诸葛亮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大勇啊!
  有时候,我们的爱像索桥,想指引自己爱的人躲进城堡,而理智却奋起一刀,让公正在这一刀上闪光;有时候,我们的恨像青龙,亟欲吞噬自己恨的人,而理智却放下吊桥,让正义在吊桥上畅行。
  赵普向宋真宗推荐一位平时十分不受人喜欢的人担任重职,真宗不肯,赵普三次上书,并跪倒在门外,直到真宗同意授职。赵普后来对人说:\'不为子,为社稷耳。\'
  就像乌云永远遮不住太阳,就像细流终要顺从大河的流向,就像船舵永远控制着风帆,一个明智的人不会让恨遮住双眼,于是就有班超受人诬陷却不公报私仇,就有娄师德不记私怨十荐狄人杰,就有上海那名女教师亲手将犯罪的儿子送入监狱的悲壮,而这悲壮--只是为了让曾经杀害自己丈夫的而又被自己儿子杀死的仇人瞑目。
  我爱你,但假若你骑的是邪恶的黑马,我同样会砍断索桥上的绳索。我恨你,但假若你扛着的是正义的宝剑,我同样会放下吊桥让你通行。但原生活中多一份挥刀断索的大义凛然,多一份搭桥渡人的宽容与正直。
  2004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左手o右手
  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思考了。
  --题记
  我问你:\'一滴水,快乐吗?\'
  如果你知道,滴水努力地扩了扩胸变成了海,做了几个俯卧撑于是澎湃起来--你想,他是快乐的。可是如果你认为一滴水长久地休眠在咆哮的波涛,你想,她是不快乐的。
  叔本华说:\'事物本身是不变的,使它改变的是人对事物的看法。\'
  年轻力壮的少年当(被)敌人关进了不见天日的死牢。敌人并非残下毒手,唯一惩处只是把他强淹没在一片寂暗中。不出一个月,少年无疾而终。死时两目圆瞪,无光,只有深不可测的空虚荒芜。我们再来讨论少年的快乐与否显得有点残酷,但这告诉我们:没有了思想,快乐是妄想。
  思想是快乐的源泉,但并非所有泉眼涌出的都是快乐--这便是思维方式的区别。
  还记得那个守天望天忧天的杞人,还记得那些钻进木桶里晒太阳的希腊先哲。他们一直都在思考,却一直都不快乐。今天当我们再谈\'杞人忧天\'、\'犬儒主义\'时,我们应该惊觉一记棍棒警敲我们脑勺:思维拐错了弯,便会进入快乐的墓地。
  海德格尔曾说过一句雅致的话:\'人,当诗意地栖居。\'
  正因为有了这份诗意,生存变成了生活。
  当我笔下的文字一一跳出,我开始端视快乐。今天的我们白天生活在阳光明媚色彩斑斓的青春中,无论是谁,他们都认为我们快乐幸福,事实上我们扪心自问,也确实如此,然而又常常听闻夜深人静时,许多青春的灵魂孤独地游走在快乐幸福之外,似乎那又是不快乐不幸福的。
  我们的思想像极了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雏鸟。每一个方向都存在着我们可能的足迹。我们就在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中不断拾起或丢掉快乐。
  有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我不同意。因为我们有思想,懂得踏上不同的思维旅程去找寻快乐。
  有人说我们是\'阿Q\'的新新人类。我不同意。因为我们的新思想并非\'阿Q\'那般放肆不当。
  你以为我们思维怪异吗?
  你觉得我们快乐,不快乐?
  我们快乐;我们的快乐是灵动的左手。
  我们思考;我们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右手。
  当左手右手相遇,合适地交融,那便是诗意。
  专家点评:
  诗意是本文的形,哲理是本文的神,不敢说二者得以兼备,但不得不说雏形已现,因此可以说该考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精彩语句:\'没有了思想,快乐是妄想。\'\'思想是快乐的源泉,但并非所有泉眼涌出的都是快乐--这便是思维方式的区别。\'\'思维拐错了弯,便会进入快乐的墓地。\'\'我们就在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中不断拾起或丢掉快乐。\'等决定了思维层次不同,不需要老师任何赘言点评,考生严密的思辨性便跃然于纸上。
  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拨开天空的乌云》
  以前我很讨厌道家的思想,总觉得道家那些一味消极避世的观念看似超脱,实则是一种颓废,于是我也就很讨厌道家的音乐。虽然我并没有怎么听过,但道家的音乐在我脑海中一开始就被打上了颓废的标记,笼罩着层层乌云。
  朋友送给我一盘磁带,其中有一曲道教的《松山风曲》,我一听那淡如白开水的筝声就头疼。而且其中又夹杂着沙哑的二胡凑热闹。与其说它追求的是一种静,不如说它追逐的是一种杂乱,一种无感情、无理性的凌乱,我一听就烦,然后就倒带。
  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趟武当山。幽静的山中洪亮的钟声与道观中缭绕而升的烟火仿佛创造了一个远离尘嚣与繁芜的人间。一切感觉很清淡,是我比较喜欢的感觉,这时,一种朦胧的亲切感在我潜意识里开始滋生,隐隐然间觉得渺远的道教离我又走近了一点。
  回家后,我对这种感觉有点不理解,便去问一个我很崇敬的长者。他以前打过仗,当过不小的官,我说出了我的感觉,他用手一拂颌下长须,微微一笑:\'听听这个吧!\'\'这一定是好曲子喽!\'我见他把磁带放入放音机时心想。
  乐声缓缓而起,几声古筝似山中的几阵清风,拂过树叶,带来几声鸟鸣,引起一阵灵动,我心一悸:这好像在哪听过,可当时又实在想不起来。
  然而筝声渐密渐稠,似天上的几处白云互相追逐打趣,引得鸟儿也性子一乐,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不经意间,略显凝重的二胡插入其中,用沙哑来表现几分随意、几分思索。这思索如天马行空,无牵无羁,自在飘扬。古筝的灵动与二胡的悠扬恰到好处地揉和,把一种内心无所羁绊的欢愉演绎得淋漓尽致。
  待最后一个音符弹出一缕升天的轻烟,我回到了现实。长者用慈祥的笑容看了我一眼:\'这就是《松山风曲》,你听过的,再听一下,还好吧?\'我愕然。他又继续,\'道家的超脱对的是繁芜的世俗,道家也热爱自然,他们所爱的是纯真无尘的自然。道家的音乐实际上是很爱生活的……\'
  同一首曲子,开始听时设置的感情亲疏不同,我对道家音乐的感知竟然千差万别。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能意识到感情对事物的这种负面影响,并注意克服,一定能更多地接近事物本来面目,正如同这次,\'拨开天空的乌云,我看到了骑鹤的仙人\'一般,这\'乌云\'便是感情障碍。
  点评:本文令人耳目一新。拟题恰当,用\'天空的乌云\'比喻\'感情的亲疏\',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选材新颖。从对道家音乐的认知过程入手来表达对话题的理解,意蕴深远,不落俗套。线索明晰。无论是记叙议论,还是抒情,都紧紧抓住对道家音乐的认识这一主线,深层次地揭示感情亲疏与认知深浅的逻辑联系,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另外,情景交融、详略得当,用语准确典雅也是不容忽视的优点。
  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莫把情云遮慧眼》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智慧的眼眸无法看到青天。
  司马迁说,人情莫不念父母、顾妻子,人在很多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码将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关心的人,就像俗话所说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于是古代有了智子疑邻的寓言而今人也仍旧在走着这条老路,甚至走得很偏很远。一个年轻的女职员在她本该拥有幸福家庭,拥有灿烂前途之时却贪污公款,被投入监狱,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时,她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为了爱\'。一位母亲,因年幼的儿子身患绝症无药可治,竟抱着儿子踏上了黄泉路。一个老实的农民,却也知道讲哥们儿义气,将小时候同学偷盗来的赃款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下稀里胡涂地便成了窝藏犯……人们所犯的错误小到考试时帮助作弊,大到杀人放火,有的只是一时的情不自禁,美好的情感却真成了道家所说的情劫。
  人们中也有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情似乎又变得可恶了。\'杀熟\'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冒出头来。一样的顾客,陌生人就可以得到全面周到的服务,而熟人却被晾到了一边儿;有次品卖不出去,就联系一个熟单位做职工福利。反正是亲不见怪,抑或是熟人自然能够体谅,熟悉的人碍着面子不好说,只管让他们自咽苦水。感情又一次左右了人的态度甚至还成为了一种利用的工具。
  我们景仰包公,不只是因为他不畏强权,更因为他大义灭亲,铡了自己的亲侄儿。
  而事实上,每个人在感情占了上风的时候只要能再有一刻的冷静,就能摆脱情感的纠葛,不论是偏向亲近的人还是故意\'杀熟\',都不再会成为人心中对错的评判。
  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当我们注视感情时也切记:莫把情云遮慧眼。
  (推荐老师:黄明王才焕周禾)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例子运用得匠心独特,紧扣了题目:莫把情云遮慧眼。开头形式较好,从感情入手,说明感情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
  第三自然段所举事例和作文所给的《智子疑邻》材料主旨一致:感情的亲疏影响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随后,作者深层次地谈起现代社会的一个怪现象:杀熟,也就是人的感情被利益所驱使,成为一种被利用的工具。这个例子跳出了常规,成为整篇文章的亮点。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初三议论文写作训练
2022届初三作文辅导: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诀窍
中考作文专题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我生活在_____之中》(附文体详解及范文精评)
部分中考满分作文结尾集锦
中考作文指导:最受师生喜欢的6篇满分作文
中考作文指导:几种常见的记叙文开头方式
记叙文的构思技巧
考场上打开作文思路的几种快捷方式
倒挂的油画——记叙文,怎样使情节波澜起伏
作文提分之题记
中考语文作文拟题要求
中考作文20个注意事项
2017年中考作文预测及题解
2017中考作文预测
考场作文六大误区剖析
写人开头与结尾的方法【写作知识】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语言、动作、外貌描写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及建议
作文训练指导:精彩标题欣赏
中考作文指导:给结尾添彩的六大技巧
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及相关素材
中考复习:作文写作十大技巧及(话题作文拟题目、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得高分技巧“一二三四五六”口诀
中考语文作文应该如何补习
看图作文答题技巧:学会析图
作文题记的写法
考场作文结尾出彩六法
中考作文指导写作技法之虚实相生
中考作文考场十大技巧顺口溜
中考作文指导:如何精彩用语
中考作文,应注重三种意识
2014年中考作文预测
中考作文的构思技巧
中考记叙文构思的基本套路(《中考作文技法》)
贵州省各地州市2013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展评(5份)
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技巧自由命题作文
中考作文写作宝典
中考复习:作文技巧总汇
中考语文应试作文“三眼淘汰法”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亮点解析之材料新颖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作文指导:作文应试策略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结尾例说
作文开头写法(15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