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中考语文大纲及说明 >>
2008当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0-25


2008当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2008年6月23号至26号,在当阳市教育局的统一布置和领导下,我室在当阳一中组织了中考语文评卷活动。此次语文评卷较之于往年,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抽调精兵,评卷精力集中;二是严把标准,评卷质量过硬;三是封闭管理,评卷效率高,仅四天就提前完成了任务。
    评卷中,我们分派专人进行了质量分析,以抽样的形式进行。现从三个方面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卷简评
    同属开卷考试,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命得较好,较往年有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主题鲜明集中,突出人文精神。整套试卷,以“自然”的红线贯串,突出人文精神。如“阅读”部分的“自然之风物”、“自然之灾变”、“自然之人生”、“自然之季节”、“自然之意境”等题,都注重联系国家当今的现实(如汶川地震等),彰显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二是难易适度,既有利于评价初中学段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有利于高中学段的人才选拔。例如大作文,2007年的大作文偏难,学生不好把握,写走题的多。而2008年的大作文是一道《我的季节我做主》的命题作文,没有审题障碍,学生易于把握,故考试成绩良好。三是继承之中有创新。今年的语文命题,在往年开卷考试“三大块”的基础上有创新之处。如第一部分,将往年单纯的“书写”改为“汉字”知识的考查,分别从“汉字的写”、“汉字的识”和“汉字的赏”多角度地进行考查,既变换了形式,又紧扣了课本。再如小作文的命题,根据汶川地震相关信息,要求写“汶川地震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的说明文,点到了我市语文教学的中作文教学指导的弱穴。
    此次的语文试卷也有待于改进之处。如第23题的标准答案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部分试题的“得分、评卷人”的框栏设置重复,不利于评卷操作。此外,印刷的纸张质量低劣,考生答卷书写影映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成绩,希望引起上级有关部门注意。

二、得分综述
    根据抽样分析,各题得分情况如下表: 

  (注:表中的数据均为百分数)

上述情况表明,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在“2008年教育质量年”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抓出了成效。如汉字的“书写”和“识字”,学生的成绩较之往年有明显的提高,其“及格率”和“高分率”都是比较可观的

(二)、重视了阅读教学的薄弱环节,取得了成绩。历来的中考,“阅读”这一块失分最多,成绩均不理想。今年的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我们重点很抓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抽样情况表明,除“阅读五”题外,其它各题的及格率都在70%以上。这表明我们狠抓薄弱环节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基本过关,为高中学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大作文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的季节我做主》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抽样情况表明,我市绝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记叙和议论水平均达到了初中学段的要求,大作文的及格率达到了81.3%,高分率超过了20%,有近5%左右的学生大作文得满分。对此,高中的评卷老师都感到十分满意。
    抽样的情况表明,我市的初中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疏漏。这主要表现在作文教学的“顾此失彼”上。我们重视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但忽略了说明文的写作指导,致使我市初中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水平不高,没有达到课标要求的高度。此次中考的“作文一”,就是一道要求写汶川地震的说明文。文章提供的情况十分清楚,规定也非常明确,但考生失分严重。对于“汶川地震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的原因分,说明不清。抽样的情况表明,此题的及格率和高分率均不高。这暴露了我市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应当引以为鉴。

三、教学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对于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要在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狠抓现代文的阅读训练和古诗文的背诵积累。尤其是现代科技文艺作品,理应成“重中之重 ”。对古诗文的教学,要进一步狠抓“积累背诵”不能因为“开卷考试”而忽略之。上述两点不足,在“阅读五”题中均有体现,而此道题的及格率和高分率都是比较低的。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作文指导,尤其是说明文的教学指导。如前所述,试卷中的“作文一”是要求写说明文的,但由于平时训练少,学生对写说明文的技巧掌握不夠,因而失分严重,影响了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指导。

                                                                      二〇〇八年七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江西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读,2011年中考复习几点建议ppt课件
中考毕业生指导:做好人生规划,创造精彩人生ppt课件
中考前主题班会ppt课件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备考手册
2011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
初中语文复习要讲究策略讲求方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研究
金华四中2010年中考备考方略ppt课件
2010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ppt课件
向中考奋进,与三多同行——初三(1)班主题班会ppt课件
中考前家长会发言稿
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回顾及中考复习对策
2008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
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2008年仪征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洪山二中2008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豹澥中学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山东省宁津县2008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建议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