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8


十一  沉船之前
上海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程泉
教学目标
1、  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学习并掌握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2、  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等人性之美。
说明:
本文是上海新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第11课,节选自美国作家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1912年12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人们争相逃命,船上一片混乱。而文中的几位主人公从容、镇静地面对死亡。在危急之中,人类本性中的善良、高贵的人性之美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与品味,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从而认识和理解作品想要传达的真、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词句等方法,体会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难点:真正感受体会文中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美。
说明: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故事的情节并不困难,但要真正理解文中人物镇定、坦然面对灾难和死亡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表现出的恪尽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等人性之美就比较难了。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借助对语句的揣摩品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阅读。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自学
初读文本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布置自学任务:
1、初读文本,提出质疑
2、阅读《泰坦尼克号》电影小说或观看影片。
3、查找资料,了解泰坦尼克号。
 
1、如果灾难突然降临,一般的人都会有怎样的表现?
2、1912年12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由于救生艇太少,只能搭救一半乘客,人们争相逃命,场面也是一片混乱。但船上有一些人的表现却不一般。让我们一起走进《沉船之前》这篇文章去看看吧。
学生课前自学:
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发现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初步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利用其他课外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
 
 
用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并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入学习情境。
初步感知
展开课题
1、同学们课前都读过课文了,这是节选的一段,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明确有三个片断后,请同学说说,文中哪个片断最令自己震撼,为什么。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作概括。学生的概括可能会乱,教师要引导。
2、交流各自读后感受。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此外交流初读后的感受也为深入文本作铺垫。
深入文本
品读体会
选择第3片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
1、作者对老船长有那些外在的描绘。
顺便复习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2、最能体现老船长性格特点的描写是什么?明确是心理活动的描绘后,请把这些语句挑选出来,带着情感读一读,分析并体会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在船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下老船长的心理活动也是不同的。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20-34节,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品读。将自己的感悟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感受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美。
2、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相关段落,对船长要“站着死”的理解更加深刻。
引导学生沉浸文本,通过词句的反复揣摩、品位来理解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问题探究
理解主旨
设计开拓思维的问题:
1、编者为什么选这三个片断组成文章,他想表达什么主旨呢?
2、文章为什么只选镇定自若、坦然面对灾难的人?三个人物内心真的不恐惧吗?船长已经失职还坚守岗位有意义吗?在死亡面前,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如此镇定?
3、留时间给学生提出质疑,老师对学生呈现的问题能及时捕捉与引导。
1、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引导。在灾难、死亡面前,音乐的美、荣誉感、责任感展现了三类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的巨大力量,让他们都高贵地面对了死亡,体现出人性的美好。
2、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为学生创造一个在自主阅读中充分析疑,合作探究的空间。当老师能问到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的共鸣点、思维的兴奋点上时,学生或许会在老师的提问中,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同时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摘抄文中震撼你的语段,诵读。
2、继续思考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
3、模仿课堂中对第三片段的分析方法,分析思考另两个片断中的人物描写。
4、推荐阅读《老人与海》。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作业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学习空间,扩大学生阅读量。
思路点拨
细腻深刻的人物描写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但本文是电影小说,教师也可通过电影片断与文本中相应描写进行比较,让学生去品味、领悟、感受、补充文本,领会画外之音,言外之意,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练习举隅
1、你喜欢这篇文章吗?挑选最喜欢的片断与父母或朋友分享。
2、文中有几处精彩的环境描写片断,请找出并试作分析,体会这些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或情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3、“动中写静,乱中显定,通过烘托渲染来丰富人物形象”是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初中阶段还学过那些有类似特点的文章。试作赏析。
4、文中是用第三人称来表现老船长复杂内心的。请你尝试换成第一人称,改写成一段内心独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沉船之前》教案8
《沉船之前》表格式教案8
《沉船之前》ppt课件4
《沉船之前》ppt课件3
《沉船之前》教案7
《沉船之前》读后感(2篇)
《沉船之前》教案6
《沉船之前》同步练习
《沉船之前》练习题
《沉船之前》教案5
《沉船之前》教案4
《沉船之前》ppt课件2
《沉船之前》教案及教学反思
《沉船之前》教案3
《沉船之前》ppt课件
沪教版《沉船之前》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