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在山的那边》课后分析与反思
作者:张瑞娥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7-14


  《在山的那边》课后分析与反思
  山东省烟台市第十三中学张瑞娥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生讨论、发问、自由交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以此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以读为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三、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比我想像的还棒”、“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虽然你的不够完美,但你的思维很开阔”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课中教师专门安排了朗读比赛,意义就在于此。
  总之,《在山的那边》作为第七册的开篇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通过它向学生阐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传授反倒稍显次要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8页)2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9页)
《在山的那边》pptx课件(24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41页)
《在山的那边》教案16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5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含音频素材)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7页)3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7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4页)2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8页)2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1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55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3页)3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8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3页)2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1页)5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5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8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4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7页) 2
《在山的那边》flv配乐视频朗读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3页) 2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42页)2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1页)4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2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在山的那边》研讨与练习说明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9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页)
《在山的那边》教案15
《在山的那边》flv视频朗读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1页)3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6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40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7页)
《在山的那边》教案14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18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1页)2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2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4页)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3页)2
《在山的那边》学案5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3页)
《在山的那边》学案
《在山的那边》学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