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李白《送友人》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1-1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 
重点与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点拨。 
课堂实录(节选) 
一、 导入新课: 
    大家回忆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引导学生齐背)。诗人为何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停顿) “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许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麽,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 ——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二、了解李白(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略) 
三、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老师: 谁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语气? 
学生1: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却毫无哀伤之意。 
学生2:我也有此感觉,所以读的时候应明快达观一些吧。 
老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2:描写的景物空阔辽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豪迈中蕴涵着凄凉。 
老师:你能给大家作个示范吗?(此生读诗)。 
老师(面向大家):读得如何?———全班掌声响起。 
老师:大家的眼睛很明亮,对你表示赞许。———下面咱们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来,开始。 
老师:看来大家感受比较深刻,读得很好。大家是怎样理解诗人情感的?(停顿)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也是运用他们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能否从其他的地方举一些语言运用精练的例子? 
学生3:“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老师:好在哪里? 
学生3: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老师:说得好!还有吗? 
学生4:“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与“敲”的故事。若用“推”就是说门是僧人自己关的,表现出他的孤寂;若用“敲”则说明还有其他人但是却能产生以声衬静的效果。 
老师:有道理,认识很深刻。 
学生5:老师我能举一个非诗歌的例子吗? 
老师:当然可以。 
学生5:《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中的“紧”字,写出了风的紧雪的急,还烘托出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老师(微笑):看来你是一个细心而善于思考的人啊!(面向大家)其实他们刚才所说的是动词和形容词,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词语?下面咱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这首诗的语言。请再读一遍这首诗,找一下诗中都有哪类词语。 
学生6: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 
学生7:还有数词和量词。 
老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7:名词有“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斑马”、“游子”,数词和量词有“一”、“万”和“里”。 
老师:其他的呢? 
学生8:动词有“横”、“绕”、“征”、“挥手”。 
老师:这些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大家交流一下。(2分钟) 
学生9:青山和白水,比较明丽,然而孤蓬、浮云、斑马给人飘泊不定之感,与游子相照应,但是我却不明白,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写那色彩明丽的山水呢? 
老师:大家说呢?(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李白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学生9: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是比较乐观的人。 
老师:那麽,这首诗送别诗,有没有哀伤之意呢? 
学生9:没有。这正表现了李白的豁达与乐观 
老师:所以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感而不伤这就是源于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那些动词呢?大家认为哪些更好? 
学生:“横”、“绕” 
老师:好在哪里?——(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首先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比如说“横”,前后连结的是名词,综合考虑,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 
学生10:“白水绕东城”, 水是动的,那应该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 
老师:说得很好,“横”呢? 
学生8:“横”描绘出了山的静态。 
老师: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11:老师,这样看来,“一”和“万里”也应综合考虑了。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有一种惜别之情,而“斑马”又增强了这种感情。 
老师:对。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晰了,所以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就能够了解诗人,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已经体会到,它首先是客观物象,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其实还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愁”、“悲”还有常出现的独“断人肠”等,就直接蕴寄作者的情感。而其他的词,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鉴赏诗歌时,我们都应该认真品味。                                
                                       客观物象   
                         意象语言      
                                        寄予情感 
                         情感语言   如:其他诗歌中的“愁”、  
点拨与展示 :思想情感              “悲”、“独”等。 
                                 
                         动词,如:这里的“绕”、“横”。  
                         特定词语 数量词,如:“一”、“万里”。 
                         形容词,如:萧萧   
老师:那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能否体会出来?      
学生7:用了较多的意象,应是借景抒情吧。 
老师:对,那么谁能够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上对这首诗总结一下呢? 
学生2: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老师(点拔):借什么景呢?也应具体说出来。比如借“孤蓬”、“浮云”、“落日”、“斑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品味语言入手去鉴赏下面一首送别诗———《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以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下首先学生自己品味,然后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总结。) 
回顾与反思 
“诗歌与散文”新课程目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一、培养鉴赏诗歌的兴趣;二是使其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办呢?我认为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品味、交流,在感悟品味中,培养其鉴赏兴趣,在交流中逐步获得审美情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逐步认识鉴赏诗歌所运用的一般方法。 
另外,从平时的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情况来看,鉴赏无从下手,组织答案没有语言可写。其根本原因,一个是不知如何鉴赏,另一点就是鉴赏时没有清晰的抓手。我想,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就能够弥补学生的这种缺陷,使其领会到怎样鉴赏,从哪里着手鉴赏,鉴赏时有话可说,同时能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应该说一下目标的设置了。当时综合考虑新课标和学生现实状况两个因素,于是就设置了这三个目标,基本上是按先读后品再背,最后巩固拓展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以品味语言为中心,因为在品味语言时,其诗歌手法(表现手法学生已有较多认识)和思想内容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然后再经方法点拔使其彻底清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送友人》《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南平市质检)
《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送友人》理解性默写
《送友人》教案3
绵绵情致,似水流长——《送友人》ppt课件
《送友人》《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中考题)
《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
《送友人》教学设计2
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ppt课件(18页)
《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送友人》历年中考题
《送友人》2010年云南省中考题
李白诗三首《行路难》《送友人》《月下独酌》预习学案
《送友人》复习指南
《峡口送友人》赏析
《送友人》同步练习
《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友人》练习题
李白诗二首《送友人》《月下独酌》ppt课件1
《送友人》mp3音频朗读
李白诗三首《行路难》《送友人》《月下独酌》ppt课件
李白《送友人》赏析
《送友人》ppt课件2
李白《送友人》ppt课件1
李白《送友人》教案1
李白《送友人》flash朗读
沪教版《李白诗三首》(行路难,送友人,月下独酌)教案1
李白《送友人》wav音频诗歌朗读
李白《送友人》诗歌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