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春联儿》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7-13


《春联儿》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及情感。通过分析文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味细节,来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朴素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关心社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老俞形象特点的归纳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课前预习:
1、题目中的“春联”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联?什么意思?
2、主人公老俞的身份是什么?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中国,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的习惯。这些对联既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又传递了节日的祝福。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副对联的意思(投影“鹏程壮志亿万里,伟业腾飞千百年”,“福多财多喜乐多,人顺家顺前程顺”)。
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春联有关的,它就是叶圣陶的《春联儿》。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抓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2、理解本文“小说化”的文体特点。
3、体会车夫“老俞”身上体现出来的可贵的民族精神。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教育家、文学家和编辑家。在文学创作方面,小说、诗歌、散文和童话都有重要成就,著有《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石像》等。
(四)整体感知课文
1、给每段标上小序号。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明确:第一,对联指的是“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意思是有个儿子在前方打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谋生计,比哪个行业都不差。
第二,老俞是个从事人力推车的老车夫。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我”为什么要送老俞这样一副对联?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五)鉴赏探究
1、仔细地研读课文,说一说“我”为什么要把这副对联送给车夫“老俞”?(提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车夫“老俞”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二是“我”对“老俞”的情感态度。)
明确:本分,勤劳,善良,崇高而朴素的爱国情感,不屈于生活压迫的韧性
例如,88页第7段“我自己摸摸心,问问自己,没占过人家的便宜,没糟蹋过老天爷生下来的东西,连小鸡儿也没踩死过一只。”
第13段“打仗的国事要紧,不能叫你回来,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就回来。”
第15段“我当然明白国仗打不胜,谁也没有好日子过,第一要紧是不国仗打胜,旁的都在其次。”
第19段“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你老师真是摸到人家心窝里,哈哈!”。
•   春联实际上是车夫老俞的精神写照,它既能体现老俞身上那种自顾不暇尚能勇于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高尚品德,也表现出老俞不屈于悲惨命运压迫的韧性。
•    “我”为老俞这种可贵的精神所感动,因此写了这副对联送给他。
2、作者为小说家出身,他的有些散文可以当作小说来读,这篇散文就有小说化的特点,结合课文,具体说说这种小说化的写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描写人物,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小说常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展示人物的心理,或通过对话、行动以及环境氛围的烘托等多种手段来刻画人物。课文的重心很明显地放在车夫老俞这一人物上,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这个人物。
其次,这篇散文也重叙事,也大致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车夫老俞从“遭受不幸后的彷徨疑惑”到摆脱心理负担、确认自身价值获得心理平衡)。这些都表现出了小说化的倾向。
(六)拓展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喻。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也许是受了2004年北京大学在招收保送生考试时以“神五”为话题拟了一副对联引起了不少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2004年,好多省市的高考语文卷也受了一定的影响,纷纷采用对联形式来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全国各地15套高考试卷中有7套含有拟写对联的题目。可以说,这是2004年高考试题的亮点之一。对联试题的出现,意味着高考在考查我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方面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平时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练习:
1、2004年广东高考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要求反映地方特色)
答案:
“湖光寸金东海,均为粤西名胜”,
“丹霞南华梅关,均为粤北名胜”或“牡丹芍药杜鹃,均为江北名花”
•   2、2004年福建高考题,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要求侧重思想情操的陶冶)•  答案:•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七)总结
老师寄语: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务实创新为求学前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叶圣陶《春联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联儿》教案2
《春联儿》学案
《春联儿》ppt课件3
《春联儿》ppt课件2
《春联儿》ppt课件1
叶圣陶《春联儿》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