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一双手》教学设计5
作者:魏军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24


教学设计
《一双手》
湖北省竹溪县龙坝乡中心学校 魏军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九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第25课。身为教育者的姜孟之通过自己不断地深入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对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教学本文时注重让学生把握文中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特征;体会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文章,学生与实际生活接触多,对此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走进作品,感情也容易触发。但真正走进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的人的确很少。而描写人物外貌,许多同学只是简单的认为刻画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很少见到本文别开生面的抓住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一个人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种特有的写法可能一下子不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的写法
2、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3、掌握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的写法
2、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教学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坚持以“读”为本,促进“说”的训练。
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在教学本文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手去感觉,然后逐步引入课文中主人公的手,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张迎善的手与众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认识他的手,认识他这个人及内在的心里品质和精神。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一个课前活动导入本课)
师生之间的一次握手,然后让这位学生谈谈握老师手的感觉,再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相互握握手,感受一下同学的手有什么特点。
今天就通过我们的合作来学习课文《一双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放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一双          的手
 朗读,感知。 
(1) 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惺忪  镐  老茧  垧  裹 
(2) 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3)给张迎善同志的“手”建立一个档案。
 
 

手的档案
主人:                 身份:          
手感:                 手指:                
纹路:                 
手的肤色:                
掌面:                 手的大小:               
手指细节:              手的别号:               
手的价值:           
 
 

 
 
 
 
 
 
 
 

2 、(引导学生讨论)
同学们,让我们来仔细品读这一双手。
由学生自己讨论归纳,然后说出。
三、精读课文 ,理清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本文所写的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适当提示并评价。
(1)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皮肤呈木色,纹络又粗又细,一道道黑土色;
(3)掌面鼓皮样硬,一只手就向一根老甘蔗;
(4)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
(5)手大无比,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6)手坚硬耐搓。
2、组织学生展示所批注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就圈点批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评论。
3、教师把自己的批注内容展示出来。(侧重如何多角度的写手这一难点内容。)
圈点批注展示、评价; 记录、归纳。
四、探究、讨论。
1、出示两则资料,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引导学生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根据描写说说写的是谁的手?
(由学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答案不要求统一。)
(1)今年开学初,他父亲来交学费,我看到他父亲的一双粗壮宽大,青筋突现的手,满是老茧,抖抖索索的把钱交给了我,那印象实在太深了。
(2)每天都能见到那双手不停地写,手指原本纤长白皙,但一到冬天就逐渐变得红肿。手心处横着道道粗纹,粗糙且无光泽。面对这样一双手,谁能猜到她还不到30岁?
2、绿色宝库的美是以张迎善的手丑为代价换来的。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的职业能说明‘美是以丑为代价’这个道理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由回答,教师和学生配合给予评价。
五、拓展延伸
介绍两个人物:杨利伟、洪占辉。并出示颁奖词。请同学们借鉴着写一段话。
(1)200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利伟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洪占辉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试一试:请你借鉴以上两条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话。
3、引导学生交流写的习作。(教师注意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由一人执笔,给张迎善写一段话。然后让学生模拟颁奖现场,现场表演A、讨论、写作。
B、交流,评价。
六、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双手读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手可以创造世界,为人类服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都应该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为社会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我们不仅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双手,我们还要用好我们的大脑,这样才能有创造。
七、课后作业:
1、仔细观察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手,以《   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收集一些像张迎善那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的事例。
八、板书设计:
一双手
(所见)丑  美(所闻)   表明张迎善是一个_____的人.
粗-硬-色深-木色 -厚-大   绿色宝库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一双手》课堂活动单
《一双手》ppt课件(24页)
《一双手》ppt课件(53页)
小学版《一双手》ppt课件2
小学版《一双手》ppt课件1
小学版《一双手》教案4
小学版《一双手》教案3
小学版《一双手》教学设计2
小学版《一双手》教案1
《一双手》说课ppt课件
《一双手》练习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一双手》教学反思
《一双手》教学反思
《一双手》教案7
《一双手》ppt课件(23页)
《一双手》ppt课件(19页)
《一双手》ppt课件(21页)
《一双手》导学案
《一双手》课堂实录
《一双手》ppt课件(15页)
《一双手》ppt课件(36页)
《一双手》ppt课件9
《一双手》教案6
《一双手》说课稿
姜孟之《一双手》原文阅读
《一双手》学案
《一双手》ppt课件8
苏教版《一双手》ppt课件7
《一双手》ppt课件6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一双手》备课心得
《一双手》公开课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双手》ppt课件5
《一双手》ppt课件4
《一双手》教案4
《一双手》教案3
《一双手》同步练习
《一双手》ppt课件3
《一双手》ppt课件2
《一双手》ppt课件1
《一双手》教案2
《一双手》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