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综合地区 >>
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鄂教版)
作者:龚文科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14


作者EMAIL:gongweke57@sina.com

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鄂教版)
龚文科:部分原创  2007年5月7日
一.书写(4分)
二完成1---8题
1.给下面诗句注音(2分)

直挂云帆济沧海
2.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生大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解释下面新生词的意思 (2分)
(1)免费午餐:________________(2)强强联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豆腐渣工程:______________(4)搞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凄婉悠扬   顿挫高亢  流转细腻
秦腔之所以___________,是被直上直下的黄土高坡逼出来的;越曲之所以_____________;是被如花似水的秦淮烟柳拂出来的;草原的歌之所以__________,是牧人骑着马.立在草丘上吟唱出来的。
4.小明请老师写了一条各言卡片,可拿到家里却排不起来,请你帮他排一排(2分)
(错)  (错)  (错)  (错)  (错)  (错)   (还)
(不)  (中)  (改)  (改)  (算)  (知)   (知)
(1)正确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填空(2分)
爷爷奶奶,你们是夕阳,但夕阳并不逊色,夕阳的余辉别有一番魅力.是一弯残月,也要辉映大地;是一座古桥,也要背负风雨;是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爷爷奶奶们,“夕阳无限好,何必怅黄昏”!
6.根据下段文字的内容,在段末横线上填写一句结论性的话(2分)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验:手指被割破,疼痛钻心,此时久别的好友突然来访,手指就不疼了。其实这时创伤对手部神经的刺激并未减弱,只是对疼痛的注意力分散了。相反,当全部注意力集中于疼痛时,疼觉可明显增大。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过故人庄>>(2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袋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尾联中表示要“还来”,与首联中的“——”字相呼应,具有对比深化之妙。
(2)描写田园风光的一联是:————————,——————————。
8.文言诗文默写(8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
(2)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8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9.(2分)选出词的用法相同一项(  )
A.于:困于心 死于安乐                   B.其:苦其心志    以乐其志
C.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之:舜发于畎亩之中  孔子云:“何陋之有?”10.(2分)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C.劳:劳其筋骨   不劳而获
D.发: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1)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三段从————————两方面进行了论证。
四.现代文阅读

只要弯一弯腰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众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规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13.(2分)从行文的转换看,能点示这篇文章的层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从文章的思路看,贯串这篇文章的线索的一个词是________ 
15.(2分)从表达方式上看,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明显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从哲理的角度看,这句子可以视为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从语言的环境看,“弯腰”的深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分)从构思角度上看,本文是运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拆字趣谈
    中国的方块字,或象形象声,或蕴含玄机哲理,妙不可言。你看:天为一大,地乃土也;白水为泉,止戈为武;不正就歪,人为即伪;有水可为河,无木不成林;官字两个口,兵字两条腿;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江洋湖海三点水,忍字心头一把刀;利字身旁一把刀,色字当头也有一把刀…… 
   贪贫相近,祸福同旁。“富”字一半是福,一半是灾。一个“人”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必须互相倚仗、支撑。飘飘乎而遗世独立,那就只能“羽化而登仙”(见苏东坡《前赤壁赋》)。所谓“仙”者,自然不食人间烟火,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而人,无需做大官,只要能做个小吏,如今之科、股长之类,便可“使”唤人了。若两人同事一工,一个跳大神,一个当“发言人”代为传话收钱(普通话叫做“托儿”),就是巫字。近来又有人考证:“走”“关”系就是送,咬耳根授机宜即为邪…… 
    正因为汉字如此奇妙,故历来拆字故事不少。《岳传》说,赵构因岳飞主战、秦桧主和而被搅得六神无主,微服出街解闷,遇一拆字先生,便据当时的季节随手写一“春”字给他拆解。先生看罢纳头便拜。赵构大惊,问其究竟,先生说,客官你看:一夫旁边一轮红日,岂是等闲之辈。赵构听了,觉得在理,便继续追问此字玄机。拆字者一边收摊,一边向赵构耳语一句:春字“秦”头太重,压“日”无光,便赶紧开溜了。很明显,该故事的导向是讽刺秦桧的。明末崇祯也有个拆字故事。说他向拆字先生说了个“友”字,先生听了说,不好,“反”王出头了。崇祯改口说,不是朋友的友,是有无的有。先生说,也不妙,“大明”江山去了一半。崇祯改口又说:是辛酉戊亥的酉字。先生说,完了,至“尊”被砍头去足了。 
19.(2分)词义理解: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拆字”一词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方法识别: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结构探究: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标点归类:第二段中的引号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3.(2分)感情体悟:根据题目和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妙点品味:这篇说明文有点“文”,“文”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汉语忧心
    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使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省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人,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25.文意把握:本文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技法探究:开头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方法识知:第8.9两段使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信息搜寻:(4分)
(1)汉语的独特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前的“汉语危机”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导致哪些严重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用什么顺序行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感悟延伸: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母语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30作文(50分)两题任选一题
(1).我捕捉到了_______(如“阳光”.“美好”..“痛心”………)
(2).好友伴我同成长

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鄂教版)参考答案
二.1.zhì guà yǘn fān jìcāng haǎ
2.(1)不需要花费的享受.(2)节省资金提高中奖概率(3)质量低劣的建筑(4)指完成或做好了一件事3急促.飞扬.蹦跳.闪射.强健.  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形象生动且气势恢宏,写出捶腰鼓的声音只急促.速度之猛烈,人数之多,情绪之高昂,气势之雄放,体现安塞腰鼓雄壮的场面,也简洁地表现了安塞腰鼓强烈的阳刚之美3以貌取人4是老树,伸出绿伞 是秋色,装点大地6环境和心理对疼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7(1)邀(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8略9B10B11略12第二段,正反,死于安乐13还有故事更意味深长14弯腰15叙议结合16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或文后最后一句17勤奋地学习或劳动.18叙述故事.感悟19就是将一个合体字分开来,在分析它两个单字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组合起来后表达的真实意义.20举例子.使汉字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趣味性.21正因为汉字如此奇妙,故历来拆字的故事不少22着重23对汉字的喜爱之情24借故事趣说,生动.25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26,不能,用“纵然”和后面的“但是”除有转折关系外,还有假设的意味,这样更准确27对比论证28(1)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文明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2)学生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单调,中文水平滑落(3)不仅造成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消褪。
《谁与我同行》1父亲帮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胆怯心理,在夜间举火把与“我”同行的故事2父亲与“我”一起走夜路 通过夜间同行帮助“我”成长3是用恰当的话语教导和默默的行动帮助,科学理智地教育关爱孩子的人4画线的是第二段第三句,与最后一段第二句5例原来是父亲用他默默的行动和深深的父爱在帮助我成长。我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一定会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
2022年西藏自治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2年语文中考新题型适应卷(2份)
2022年语文中考新题型适应卷(三)
2022年语文中考新题型适应卷(二)
2022年语文中考新题型适应卷(一)
2020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荣根学校九年级开学检测语文试卷
2021年3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0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2020年中考预测语文试题
中考模拟语文组合训练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全县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部编版2020年中招复习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部编版初三(下)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七年级综测题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一)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报(22-30)
2020年部编版4月份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0年九年级线上教学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报(16-21)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报(11-15)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资料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报(7-10)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报(1-6)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初中毕业语文试卷综合测试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抽测(五月)
部编版中考复习套题测试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2011年中考语文仿真试题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鄂教版)
2006年鄂教版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鄂教版语文2006年中考模拟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