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湖北省 >>
湖北省宜昌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12月检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11


湖北宜昌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12月检测试题
   语 文 2006.12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txjy
   A.果脯(pú) 省(xǐng)察 炽(zhí )热 傣(dǎi)族
   B.纰(pī)漏 单(chán)于 埋(mái)怨 叨(tāo)扰
   C.辟(bì)邪 盘桓(huán ) 牲畜(chù) 惊蛰(zhí )
   D.模(mó)样 应(yīng)允 折(shé)耗 解(jiè)押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txjy
   A.缈茫 宁缺毋滥 流览 尾大不掉
   B.焦躁 唇枪舌箭 简练 插科打浑
   C.内蕴 评头品足 吞噬 敛声屏气
   D.嘉宾 真知卓见 影牒 咎由自取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合适的一组词语是txjy
   ①这块地本来就好,___又上足了肥,明年你家小麦的收成肯定是差不了的。
   ②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_____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③我们明确规定:工程造价由承包单位一次包死,亏损自负,______归己。
   ④我那位亲戚在上海算是有门有路的,可我写信求他在上海给我谋份差事,他却在回信中叫苦不迭,百般_______。
   A.何况 虽然 结余 推脱 B.况且 当然 节余 推托
   C.况且 虽然 节余 推脱 D.何况 当然 结余 推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txjy
   A.文章在对小麻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
   B.李强平时颇为自负。他虽然比许炎大两岁,但跟许炎长谈一次后,惊叹不已,自愧弗如,两人便结成忘年之交。
   C.我市理科状元吴光浩和文科状元贺春梅已分别接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大。
   D.民主政治与“贞观之治”、革命领袖与“开明君主”、国家干部与“父母官”,都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txjy
   A.这并列的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后边用了分号,(因为分句内部出现逗号)所以第二个分句后边也应用分号。(尽管分句内没有出现逗号)
   B.飞机刚一停稳,周总理就立即站起来,精神抖擞、毫无倦意地走到同志们面前,极其关心地逐一询问:碰着没有?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
   C.古代诗人精心锤炼诗歌语言,著名的典故“推敲”就表现了这一传统。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正是这种认真的创作态度的写照。
   D.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够在水中呼吸,有抗腐烂的能力才不至于腐烂的。
   B.这所学校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富有古代建筑特色的建筑和现代化建筑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校园建筑风貌。
   C.同公路上要不堵塞就得有交通法一样,信息交流的渠道要不堵塞就得有语言文字法,所以国家制定了有关语言文字的法规。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气馁,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做7-10题。
   全球变暖可能引发新的冰川期
   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新的冰川期的警告,可能是所有关于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中最大的一个。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基础是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大气温度的升高对所谓的温盐环流的影响的预测。
   温盐环流又称THC,是发源于北大西洋的一股巨大洋流。简言之,温盐环流将非洲沿岸表层大量温暖的海水往北带到冰岛附近水域,那里寒冷的冬季使这股洋流的温度降低,含盐度增高,继而沉入海洋底部。这股洋流又折而往南行进,经过南美洲后沿南纬40°附近流经澳大利亚,接着沿太平洋向北到达阿拉斯加附近,在那里水温升高,这股洋流重新回到海洋表面,最终经印度洋后成为暖流再次回到冰岛。
   当然实际的运行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但整体的模式大概就是这样的。这股环流的水量十分巨大——约相当于100条亚马逊河的水量——运行速度极慢,整个环流运转一周约需要一千年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虽然比北美和亚洲纬度高了10°~15°,但其气候仍然非常温和,农业生产也很发达的原因。
   如果从格陵兰和北极圈注入北大西洋的海水温度升高或者水量增加,便会改变浮力因素,海洋表层的温暖海水将不会下沉,从而很可能导致整个环流系统速度放慢甚至中止。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观测所的地质学家华莱士认为,THC的改变在过去已使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在几千年或是几个世纪内发生的,而是发生在近几十年内。他说,减弱的THC“可能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在几十年内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将威胁到100年后可能在地球上生存的9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温盐环流的中止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后果,其中的一个可能结果便是北半球出现一个新的冰川期。引起温盐环流中止的多余的水量可能来自格陵兰冰川和北极冰川的融化。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彼得说,主要有两个因素改变温盐环流。“一个因素是有额外的水进入海洋,另一个因素是海洋表面温度升高。这两个因素都可能引起海洋表面的水密度降低。一旦海洋表面的水密度降低,海洋表面与底部的对流就会减少,这便会导致温盐环流减弱。”
   目前北极圈内冰川的面积正在缩小,厚度也在降低,这表明这些冰川正在融化成水流入海洋之中。
   7.有关温盐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盐环流又称THC,是发源于北大西洋的一股巨大洋流,约相当于100条亚马逊河的水量,运行一周大约需要一千年。
   B.温盐环流将非洲沿岸表层大量温暖的海水往北带到冰岛附近水域,那里的寒冷冬季使其温度降低,含盐度增高,沉入海洋底部。
   C.这股洋流折而南下,经过南美洲,沿南纬40°流经澳大利亚,沿太平洋到达阿拉斯加附近,在那里水温升高,重新回到海洋表面,再次回到冰岛。
   D.温盐环流为欧洲带来温暖。欧洲虽然比北美和亚洲纬度高10°~15°,但由于有温盐环流,这里气候仍然非常温和,农业生产也很发达。
   8.全球变暖如何导致新的冰川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变暖,使格陵兰和北极冰川融化,大量的水流入海洋,使海洋表层海水含盐度增加,浮力因素改变。
   B.全球变暖,从格陵兰和北极圈注入北大西洋的海水温度升高,使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密度降低。
   C.表层海水浮力因素改变,密度降低,造成海洋表层和深层的对流减少,海洋表层温暖海水将不会下沉。
   D.海水不下沉,会导致整个温盐环流系统速度放慢甚至中止,从而导致北半球出现一个新的冰川期。
   9.关于华莱士和彼得的谈话,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华莱士主要谈了温盐环流的改变造成的巨大影响,彼得主要谈了造成温盐环流改变的重要原因。
   B.华莱士强调温盐环流的改变在过去几十年里已使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彼得着重谈今后会造成的恶果。
   C.华莱士强调了温盐环流的变化会威胁到100年后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彼得强调北极冰川正在融化的事实。
   D.二人谈话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一个认为引发新的冰川期是必然的,一个认为引发新的冰川期是可能的。
   10.根据文意,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北极圈内冰川的面积正在缩小,厚度也在降低,这说明地球正在变暖。
   B.北极圈内的冰正在融化成水流入海洋,说明THC的变化已不可避免。
   C. THC使欧洲气候温和,农业发达,那么,THC的改变,欧洲受到的影响将最大。
   D.全球变暖可能引发新的冰川期,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11-14题。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隋末,署宠玉行军兵曹。李密寇东都,玉战败,大亮被禽。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
   高祖入关,大亮自归,授土门令。方岁饥,境多盗贼。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熟。间出击盗,所至辄平。秦王(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行北境,下书奖劳。顷之,胡贼大至,大亮度不能拒,乃单马诣营说豪帅,为分别祸福,贼众感服,遂相率降。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八年,帝幸洛阳,诏副房玄龄居守。俄寝疾,帝亲和药,驿赐之。临终,表请罢辽东役;又言京师宗庙所在,愿以关中为意。
   大亮性忠谨,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不可干非其义(不能要求他去做他认为不正义的事)。对天子争是非,无回挠。至妻子未始见堕容,事兄嫂以礼闻。位通显,居陋狭甚。初,破公(shí ),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曰:“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纵遣之。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途,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帝为迁弼中郎将、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末,署宠玉行军兵曹 署:暂任,代理。
   B.秦王行北境,下书奖劳 行:出行,外出。
   C.帝亲和药,驿赐之 驿:用驿马投送。
   D.吾何忍录而为隶乎 录:收留,收用。
   1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13.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能表现李大亮品质优秀的一项是
   ①高祖入关,大亮自归 ②秦王行北境,下书奖劳
   ③临终,表请罢辽东役 ④对天子争是非,无回挠
   ⑤吾何忍录而为隶乎 ⑥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大亮原事隋朝,在同李密部队作战时被俘,受到李密部将张弼的赏识,后来归顺了唐高祖。
   B.李大亮任土门令时,招亡散,抚贫瘠,发展农业,打击匪盗,稳定了社会秩序,因此受到秦王的奖劳。
   C.李大亮生活俭约。他曾得到百口奴婢的赏赐,这些奴婢都是贫苦百姓的子女,他同情他们,遂纵遣之。
   D.李大亮知恩图报。他曾向唐太宗提出,把自己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把上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8分)
   (1)大亮招亡散,抚贫瘠......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分别祸福,贼众感服,遂相率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杀射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呼延:当时匈奴贵族有四姓,呼延为四姓之一
   有人说这首诗是“败中见出了豪气”,为何这样说,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默写下列诗文名句。(任选两题。4分)
   (1)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2)______ 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做18-21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在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小鸭的黄璞,唱入软软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逗急了一山杜鹃花;一阵风起,可以吟唱出一片片白茫茫、虚飘飘的柳絮。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礼,但它却又好得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暗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河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人们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虫在咬噬草叶时猛然感到汁儿多了,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风儿柔了,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活了,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时猛然感到水的血脉鼓涨了……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自然地将嘴撮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儿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儿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结果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儿去梳理。而风儿,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遥远年代中的春天。
   18. 一、二两段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以反映春天的到来?在语言表达上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四段描写鸟儿丈量天空,这一段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末尾说:“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遥远年代中的春天。”这话照应了
   文章的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边是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有错误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在第一段末尾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礼”,意思是说春天悄然而来,也不跟人们预约一下,不向人们打声招呼。
   B.作者想象一个故事,叙写春天得名的由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也表现了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又惊又喜的神情。
   C.作者选取了多个镜头,再现了多个实景,来礼赞美好自然;在描写叙述时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表现出作者诗人般气质。
   D.作者在用感性之笔描写大自然的同时,又对大自然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在文章中直白地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E.作者文字灵巧,语言优美,如“所有的花,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就把蝶和蜂诗化了。
  
   六、(12分)
   22.排列下边六个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
   ①任何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
   ②他们能够永远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③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批评家。
   ④批评是心灵的事业。
   ⑤创作因此会受到伤害,批评也随之走向没落。
   ⑥否则,相互之间就会出现过于客气、盲目吹捧和妄加赞美的不良现象。
  
   23.根据下边一段文字给“笑”下一个定义。(4分)
   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现象,当外界的一种笑料变成信号,通过感官传入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接到这信号后,就会立刻指挥肌肉动作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下边句子后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与前边的“敢于……”这一句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青年朋友们,面时青春的门槛,迈过去,义无反顾!敢于用你那还不太坚实的肩膀去承受社会生活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60分)
   一番盛开怒放之后,一片片鲜艳的桃花随风飘落到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到这情景黯然神伤,对桃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那花儿呢?难道你不知道,没有了花儿你就没有了美?”
   “这个我当然知道。”桃树平静地说,“不过,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必须放弃现在的美丽。”
   这个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以“放弃与追求”为话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A(脯,fú;炽,chí;埋,mán;蛰,zhé;模,mú。)
   2.C(缈—渺,流—浏,箭—剑,浑—诨,卓—灼,牒—碟。)
   3. B(“况且”和“何况”都表示进一层;“况且”用于陈述句中,“何况”用于反问句中。“当然”的后边有时也和“虽然”的后边一样发生转折;“当然”强调所讲情况没有疑问,“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节余”指节约余下的,“结余”指结算余下的。“推托”的对象是别人的事,“推脱”的对象是自己的事。)
   4.D(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美好,令人动心。年之交,指不同辈分之间的交情。比翼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
   5.A(括号前的逗号和句号都应放在括号后。)
   6. C (A.“是因为”和“才不至于腐烂的”重复;B.“……建筑和……建筑交织在一起”,主谓不搭配;D.“在……中”应是“从……中”。)
   7.C(漏掉经过印度洋后成为暖流这一过程。)
   8. A(大量的水流入海洋应是使海水含盐度降低。)
   9. A (B.彼得并未谈到造成的恶果;C.北极冰川融化的事实是本文作者说的而不是彼得说的;D.两人谈的内容不一样而不是观点不一样;且都只说是“可能”。)
   10. B(说“不可避免”太绝对,本文只说是“可能”。)
   11.B(行,同“巡”,巡察。)
   12. D (A.上一“而”表结果,下一“而”作“并且”讲。B.上一“为”,因为;下一“为”,替。C.上一“请”,请别人怎样;下一“请”,请让自己怎样。D.两个“伐”都当“夸耀”讲。)
   13. D(①句叙述李大亮归顺了唐高祖;②句叙述秦王对李大亮很满意;③句叙述李大亮向唐太宗提出了建议。这三句都不表现李大亮品质的优秀。)
   14. C(“衣冠子女’并非“贫苦百姓的子女”,而是官宦、士大夫人家的子女。)
   15. (1)李大亮招集逃亡流散的人,安抚贫穷的人 (2)替他们分辨清祸与福,贼寇们都被感动说服了,就一个接一个地投降了。(3)因为张弼曾经把他从死亡线上救了下来,所以在富贵后,总想着要报答他。
   16.这位将军身经百战,铁甲已经破烂了,在这次战斗中已被敌人层层围住,陷入困境。将军却冲向敌营,射死敌将,趁敌慌乱之际,率部杀出重围。可见将军及其部属都是从血泊中拼杀出来的英雄。所以说这首诗是“败中见出了豪气”。
   17. (1)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18,描写的事物是:残雪,春雷,杜鹃啼唱,春风,桃花。在语言表达上主要运用了拟人、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
   19.要表达的意思是春天的天空无比湛蓝,无比明净,无比旷远。
   20.这话照应了文章的题目。(2分)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作者对此表示了极大的遗憾;作者无比热爱和向往美好的自然环境。(4分)
   21. CD (C.“选取了多个镜头,再现了多个实景”,不对。作者所写都是想象的虚景。D.“直白地告诉人们”不对。本文主旨的表达是含蓄的。)
   22.④③②①⑥⑤(按逻辑顺序排列。④句是总起句,③句中的“它”指代“批评”,②句中的“他们”指代“批评家”,①句说明这样做的原因,⑥句从反面加以说明,⑤句继续从反面加以说明,指出严重后果。)
   23.笑是当外界的笑料变成信号通过感官传入大脑皮层后,大脑皮层指挥肌肉动作起来的一种神经反射现象。
   24.略
   25.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08—2009学年度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题
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罗田一中高三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临门一脚”试卷
湖北省黄石市2008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孝昌一中补习学校高考前冲刺模块训练(4份)
湖北楚星教研所高三2008年5月联考语文试题(全国)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语文试题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模拟试卷(2份)
2008年4月湖北省黄冈、襄樊、孝感、宜昌、荆州五市高三统一调研测试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湖北专用)
湖北省宜昌市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湖北省补习学校第三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卷
2006—2007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湖北省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语文二月调研测试
湖北省荆州市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200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高考模拟考试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湖北卷专用)
黄冈、荆州、宜昌2007年4月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
黄冈市2007届重点中学领航高考语文冲刺试卷
武汉市2007年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语文考试
湖北省八市2007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襄樊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语文调研测试卷
2006—2007学年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湖北省2007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武汉市2005-2006学年高三年级调研测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