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范进中举》自主学习方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26


《范进中举》自主学习方案

   張娟 
小说是人类生活的百科全书,读小说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透过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同学们不难看出封建社会各色人等的丑态,从而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一、    整体感悟
1浏览: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作揖        带挈       腼腆       星宿
兀自        长亲       桑梓       忌讳
2)、释准词义
A、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B、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
C、邻居内一个尖酸人说道:“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
D、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2初读:感悟内容
(1)说说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2)找出 文中最好笑、最精彩的片段。
二、    分析揣摩
1、研读:分析人物
(1)读范进中举发疯部分,研讨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读胡屠户治疯部分,研讨胡屠户是怎样的一个人?
2、赏读:品味特色
(1)、品细节描写的作用:读下列语句,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A、“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低着头,千恩万谢,笑眯眯的去了”。
B、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受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C、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D、“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2)品析对比的讽刺手法:思考《范进中举》是怎样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
三、探究质疑
同学们学了《孔乙己》,再读《范进中举》,是不是有一种感觉:两个不同时代的作家,同以“科举制度”为话题,写了  两篇异曲同工的传世之作。你能不能就两篇课文的人物形象、思想意蕴、语言风格或其中的某一方面作比较鉴赏。 
四、读写结合
1、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很好地概括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你不想一试身手吗?
2、有兴趣把《范进中举》改成课本剧或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过一回演员瘾吗?
拓展延伸
1、  阅读《儒林外史》第三回(课文内容所在的章节),了解范进中举前后的的详
细情况。
2、  如果有兴趣又有时间的话,可阅读与范进有关的章节或《儒林外史》全书,领
略小说高超的讽刺艺术。
 
参考答案:
、整体感悟
1、(1)作揖(yī)  带挈(qiè)  腼腆(miǎntiǎn)  星宿(xiù)   兀自(wù)
长亲(zhǎng)桑梓(zǐ)忌讳(huì)
    (2)A写文章的功夫  B 顾虑  C 说话尖刻  D 结交
 2、(1) 主要人物:范进  胡屠户  张乡伸等                   
情    节: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
环    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2)范进中举发疯、胡土屠户治疯
二、分析揣摩
1、(1)范 进: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迷了心窍的下层知识分子
(2)胡屠户: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
2、(1) A、表现胡屠户粗鲁没修养,前倨后恭、嫌贫爱富的市侩丑像。
B、表现胡屠户对中举后的范进的敬畏心理。“油晃晃的衣袖”,把胡屠户的职业特征表现得非常鲜明。
C、一个“扯”字,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
D、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假意推让的一系列动作,如特写镜头,讽刺意味十足。
(2)文章有多处对比,如:
人物的种种丑态和“高贵”的身分对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举人被人们认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高贵之极;而眼前的这个范进的形象却是穷酸、疯狂、荒唐,丑态百出。
通过人物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因情势的不同而态度截然不同的对比,达到讽刺的目的。胡屠户两次贺喜的表现,同一地点、同一对象,评价完全不同。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却说:“我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通过这一对比,使得胡屠户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性格跃然纸上。
通过人物的言词与截然相反的事实之间的对比来揭示人物的丑恶灵魂。范进中举前,“家里饿了两三天”“抱着鸡”“寻人买”,无人理睬他的生死。而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来了,口口声声“世先生”“亲切的世兄弟”“你我年谊世好,就如亲骨肉一般”,而且又送银子,又送房子。这一对比,那丑恶的灵魂、卑劣的形象昭然若揭。
三、探究质疑
孔乙己和范进同是读书人,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一个到晚年终于中举而发疯。从思想性格上讲,他们都热衷于功名,迂腐可笑。但孔乙己的性格中尚有清高的傲气,偷窃懒惰的恶习之外不乏善良正直;范进则显委琐懦弱又圆滑世故。 
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两位作家,都怀着满腔忧愤,奋笔抨击黑暗腐朽的科举制度,但吴敬梓的笔触,只限于鞭挞这种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的堕落,而鲁迅先生则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末期的整个病态社会,比吴敬梓更胜一筹。
对其他人物的刻画,两篇文章都令人拍案叫绝,但两位作家的立足点有所不同。吴敬梓用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自我嘲弄来嘲讽趋炎附势的丑恶社会;鲁迅则以掌柜对19个小钱的念叨,剖析了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
在讽刺手法的具体运用上,虽然都具有“谐”、“讽”的特点,但两篇文章仍有明显的差异。吴敬梓运用夸张变形的笔法,酣畅痛快,一泻无余;而鲁迅运用令人叹服白描功夫信笔写来,沉郁含蓄。
四、读写结合(略)
五、拓展延伸(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范进中举》表格式教案23
《孔乙己》《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范进中举》ppt课件(32页)
《范进中举》pptx课件(48页)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范进中举》ppt课件(42页)
《范进中举》教案22
《范进中举》pptx课件(50页)
《范进中举》pptx课件(43页)
《范进中举》同步练习2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孔乙己》《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范进中举》ppt课件(73页)
《范进中举》拓展阅读练习
《范进中举》微课堂教学设计(含达标检测)
《孔乙己》《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2
《范进中举》pptx课件(15页)
《范进中举》公开课ppt课件(19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20页)2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进中举》ppt课件(23页)2
《范进中举》教案21
《范进中举》ppt课件(61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11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23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33页)
《范进中举》导学案
《范进中举》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ppt课件(15页)
《范进中举》评课稿
《范进中举》教学案
《范进中举》教案20
《范进中举》ppt课件(18页)
《范进中举》说案
《范进中举》之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形象ppt课件
《范进中举》ppt课件(19页)2
《范进中举》ppt课件(29页)三课时
落魄的举人与潦倒的书生《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对比阅读ppt课件
《范进中举》ppt课件(87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14页)
《范进中举》问题学案及答案
儒林人物——关于《范进》简介
《范进中举》高效导学案
《范进中举》表格式教案20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