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课文练习 >>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23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弭(ér)  服贴(tiē)  拗开(ǎo)  鞠躬尽瘁(cuì)
B.瘐毙(yǔ)  搭讪(shàn)  惦量(diàn)  召公(shào)
C.两讫(qì)  惬意(qiè)  壅(yǒnɡ)  轻手蹑脚(niè)
D.燥热(zào)  晦气(méi)  打烊(yànɡ)悚(sǒu)
二:课堂点击
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    体史书,共21 卷。传为     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2、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治理
   B、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背
   C、故天子听政            听:处理,判断
   D、国人谤                谤:毁谤
3、与“师箴”中“箴”字用法相同的是(  )
    A、晋军函陵
    B、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C、越国以鄙远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4、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以告,则杀之。         (2)道路以目。
      (3)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4)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A、(1)句和(3)句相同,(2)句和(4)句相同
      B、(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相同
      C、(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不同
      D、(1)句和(3)句不同,(2)句和(4)句相同
 
  以下两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 
     A、人民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B、人民的有口,就如同土地的有山川,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C、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在这里,也产生在这里。
     D、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度是从山川中产生出来的。
 6、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
      A、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谁与你在一起呢?
      B、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们与你能在一起多长时间吗?
      C、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能有几个人和你在一起呢?
      D、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与你能一起多么久呢?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召公是当时具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之一,他已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城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的比喻,形象而贴切。
     C、本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服力。
     D、周厉王是个极其残暴的统治者,对于敢指责他的人,他就派巫者去杀了他们,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8、一词多义
与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以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犹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流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三、选段在线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能弭谤矣  弭谤:消除批评
B、是障之也    障:堵塞
C、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决:决定
D、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逆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A、防民之中,甚于防川
B、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C、长于臣
D、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A、亲戚补察
B、虢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C、为民者宣之使言
D、犹土之有山川也
四:延伸拓展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①。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②也;妾之美我③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练习
1、下列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邹(zǒu)忌   朝(zhāo)服衣冠(guān)   形貌昳(yì)丽
B、谤(bàng)讥    期(qī)年之后   皆朝(cháo)于齐   八尺有(yǒu)余
C、进谏(jiàn)  门庭(tíng)若市   时时而间(jiàn)进   复问其妾(qiè)
D、窥(kuèi)镜   王之蔽(bì)甚   由此观(guān)之   孰(shóu)视之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 邹忌修八尺有余。
D、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吾妻之美我者也,私我也。
C、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D、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与“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字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殚其地之出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木格贮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王之蔽甚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暮寝而思之。
B、 燕、赵、韩、魏闻之。
C、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 宋何罪之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 以勇气闻于诸侯。
B、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C、 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D、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语言积累1、B
二、课堂点击
1、国别  左丘明 2、D  3、A  4、C  5、D  6、C  7、D 8、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三、选段在线
1、D  2、B  3、D 
四、延伸拓展
1. C   2、D  3、C  4、B  5、C  6、C
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六尺有余,仪表俊美,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徐公比,谁美?”妻子说:“您太美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坐下交谈时,他就问客人说:“我和徐公比,谁美?”客人回答说:“徐公可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一番,自认为不如徐公,又对着镜子照了照,觉得相差很远。晚上,睡在床上,心里琢磨着,认识到:“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人有求于我。”
  于是,他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偏爱我,我的妾割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便都说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个城邑,嫔妃、近臣都偏爱大王;朝廷大臣都害怕大王;全国人民都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实在太深了。”威王说:“好。”于是下令:“文武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出我的错误的,给上赏;书面提出劝谏的,给中赏;在大庭广众之中议论批评我,传到我耳朵里的,给下赏。
命令刚刚宣布,文武百官纷纷前来提出批评意见,好象市场和庙会那样拥挤。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有人来提意见。过了一年,虽然想提意见,但是也提不出什么了。  燕、赵、韩、魏四国听到这种情况,都来朝拜齐国,这就是所谓:身在朝廷,修明国内政治,不用出兵,就能战胜敌国,使别国臣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4
《召公谏厉王弭谤》课堂实录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3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训练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闯关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练习(2)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5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4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3
《召公谏厉王弭谤》mp3音频朗读
《鸿门宴》《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及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和译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2
《召公谏厉王弭谤》ppt课件1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2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