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巴尔扎克葬词》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07


“天才”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把握关键语句,领会文章的深刻内含和炽热情感。
2、理解雨果的生死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实录
师:公元1850年8月18日,遥远的巴黎,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四天之后,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面对成千上万自发前来吊唁巴尔扎克的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巴尔扎克葬词》

。现在,让我们借助屏幕简单地回顾一下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光辉的一生。
(出示投影:“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这是巴尔扎克早年的抱负。出示巴尔扎克生平简

介--这是巴尔扎克一生的成就。)
师:同学们,面对挚友的英年早逝,雨果在演讲中用怎样的称呼,来盛赞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优秀的儿子? 
生:“思想家”、“作家”、“天才”、“诗人”等称呼。
师:大家注意没有:其中有一个词,始终像主旋律一样回荡在课文的始终?
生:(小声)好像是“天才”。
师:是“天才”。“天才”这词和其他三个称呼有什么不同吗?换言之,为什么唯独“天才”这个词头在雨果演

讲中连续出现了5次,并且分别出现在演讲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生1:“天才”这个词在外延上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诗人”的意义。
生2:“天才”一词,更能表现雨果作为一个作家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个人的感情色彩鲜明。
师:大家体会得真细腻!围绕这个核心词汇,雨果还通过哪些具体的评价,集中概括巴尔扎克一生天才的成就? 
生1:“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

死。”
生2:“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手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

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
师:噢,我们暂停一下。刚才第一个同学所读的句子,如果结合它所处的语境,其实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生:(略作讨论)这里面有二层意思:1、巴尔扎克是个思想家,而不仅仅是个作家;2、作为一个思想家,巴尔

扎克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从此以后思想家将超越政治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师:哦,难怪下文称巴尔扎克为拿破仑之后的“精神统治者”。为了突出这一点,大家是否发现,这里运用了一

种语言技艺?
生1:类比。强调巴尔扎克比黎塞留之后十七世纪的作家更伟大!
生2:是类比,但这里并没有对比体现优劣的意思。
师:作为一种语言技巧,那么类比到底是否有比较高下的意思没有呢?(学生小声嘀咕)我记得恩格斯《在马克

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曾说“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里恩格斯是否说马克思比达尔文更伟大?
生:(一起)他们一样伟大。
师:好!请同学们继续在文中寻找概括评价巴尔扎克天才成就的句子。
生3:“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

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生4: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

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什么。”
师:同学们在这里是否有所发现?
生1:课文这里对巴尔扎克的评价和前面的内容,在角度上发生了变化。前者主要着力评价巴尔扎克的思想成就,

这里评价的主要是巴尔扎克的作品。
生2:我认为,这里说的还是巴尔扎克的思想成就。因为就巴尔扎克而言,思想和作品始终是一体的,思想不可能

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
师:说得好:思想不可能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但作品呢?是否所有的作品都包含着思想,或者说,作家就是思

想家呢?
生:不一定。正好乾隆皇帝一生写了上万首诗没人叫人诗人一样,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可称作思想家的。
师:因此,我们说评价思想和评价作品在角度上还是有所区分的,大家没有不同意见吧?
生:我有。就巴尔扎克二言,赞扬其作品和思想就是一回事,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说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是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种说法从深处理解,其实不仅仅

是因为“《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

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而是说巴尔扎克以天才的思想敏锐地从纷

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发现和揭示了规律性的东西。课文第4自然段还有这样的句子:“巴

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探索人、灵魂、心、腑脏、头脑和

各个人的深渊…… ”巴尔扎克为什么敢于如此?是因为他凭借着天才的思想和顽强的精神。所以,我认为课文这

里仍然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思想。
师:高,刘关关同学的分析有理有据,有观点有展开!为我们的思维打开新的窗口。这个问题,我们课后不妨查

找资料,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那么,课文有没有直接评说巴尔扎克作品的句子吗?
生5:“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

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师:这些句子很美,闪烁着哲理和诗意的光芒!大家发现没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

岁月还多”中“饱满”这个词用得很有特色。
生1:是的。“饱满”一般是形容一个有形的物体,如“颗粒饱满”;有时也移用这个词说“精神饱满”,但一生

是“饱满”的,形象是形象,但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生2:一个人一生“不饱满”,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是干瘪的、空虚的;那么,一生“饱满,应是指巴尔扎克的一

生是充实的、富足的。
师:据我所知,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但好像不是富足的。这个伟大作家的一生不但生命短促,而且

在他奋斗的一生中,还充满了贫穷和孤独。与常人不同的是,巴尔扎克将这一切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笔耕不辍,二十年时间不到,完成了90多部作品的创作。我们能不能仿照刚才那个句子的结构,以贫困和孤独

为主题,仿造两个句子,以高度评价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兰西文学巨匠?
(学生使出纸笔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师:(实物投影学生当堂仿写的句子)“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

;“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师:从刚才仿写的句子中,我发现大家已经与巴尔扎克这位19世纪的思想家建立起了感情的沟通。在这个世界上

,最让人仰慕和怀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时间、热情和生命来表达自己对人类关怀与爱的人们,巴尔扎克就站在

这样的人群之中,他从思想、作品和精神等多方面,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让

我们集体将课文的5-8节重温一下。
(学生齐读课文)
师:死亡,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天才的死亡尤其令人扼腕叹息,但是,世界上从没有什么事

比目睹死亡更能激发人们对“如何活着”这个问题进行。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让善感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感慨

万千,对生和死的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投影出示思考题:“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作了哪些深刻的思

考?”)
生1:雨果认为,“不管我们怎样悲痛”,也只能先“忍受一下”;“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只好“先接受下

来再说”。可见,这位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能够尊重规律,尊重客观,勇敢地直面现实。“面对崇高的奥秘”,进

一步“对死亡加以思考”,从而“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生2:“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不必把死亡看得太恐怖,也不要为伟人的离去而过分悲痛。
生3: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师:“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这个句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生:凡是天才,就会永垂不朽!
师:请同学们注意,雨果这里没有用“永垂不朽”这个词,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且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余地。

关于生和死问题,古今中外,有无数先贤仁人对些进行过认真的探讨。比如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我们能想起更多古往今来关于生死问题不同的表述?
生1: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
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3:列夫.托尔斯泰还说过:“死亡,令人愉快的兄弟。”……
师:(出示投影“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会降临的节日。”)这是谁的话?
生:(集体回答)作家史铁生。
师:同学们谈的大多是青史留名人物已有历史定论的生死观。但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的人并不这么想。“人生

在世,吃喝二字。”还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重要的活着的质量,而是不是活的数量”。我们如何看待

这种说法呢?
生1:这是一种庸俗的人生观。
生2:说法虽然不好听,但强调生命存在的价值,不无道理。
生3:生命是美好的,我们今天说“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的重要性。我个人以为,无论发生

怎样的情况,生命是压倒一切的。
生4:按照刚才同学的看法,周作人变节当汉奸也是可以理解的了,老师,你说呢?
师:同学们的讨论,我不妄评。但我想:所谓生死观问题,其实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核心在:人怎样

活着才算有价值?人们一般喜欢将人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所谓积极的人,在说有价值的话,做

有价值的事;也有人说有价值的话,但没做有价值的事,我们说他言行不一致或者言不由衷。另有一些人既不说

有价值的话,也不做有价值的事,甚至毁灭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谓之“消极”和“反动”。在一代文豪雨果的演

讲中,,我没有读到巴尔扎克的豪言壮语,但我非常清楚巴尔扎克持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死观。
生:(沉思)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师: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天才的巴尔扎克实现了天才的跨越。他和死让世界看到了光明、开始和永

恒。我想假如二十年后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不但一事无成,甚至成为社会的麻烦和包袱,那时我不知道大家是难过

他身上缺乏巴尔扎克式天才的种子,还是惋惜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出了差错!当然,今天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有机

会取得如巴尔扎克一般惊人的成就的。但如果一个人终其所有,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和发挥,尽管

他依然默默无闻,但我们称其为“天才”,过分吗?
(学生沉思)
师:公元1850年8月22日,雨果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送别他的朋友。相对于雨果的

过世,人类历史又走过一百二十多年。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化为无形,却留下艺术的

美。”雨果的演讲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我期待着同学们课后写出精彩的随笔!下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24页)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10
雨果《巴尔扎克葬词》原文阅读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15(第二课时)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14(第1课时)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9
《巴尔扎克葬词》强化练习题
《巴尔扎克葬词》课后练习
《漫话清高》《巴尔扎克葬词》教案及练习
《巴尔扎克葬词》指瑕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13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12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11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10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9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8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7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6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5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4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3
《巴尔扎克葬词》巩固练习
《巴尔扎克葬词》自学阶梯评估测试
《巴尔扎克葬词》同步练习
《巴尔扎克葬词》随堂练习
《巴尔扎克葬词》说课稿
《巴尔扎克葬词》疑难句段解析
雨果《巴尔扎克葬词》rm音频课文朗读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8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7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6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5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4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3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2
《巴尔扎克葬词》ppt课件1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2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