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药》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14


郑凤莲   

教学目的:深刻领悟其主题 

教学方法:以启发引导置疑为主 

教学难点和重点:《药》的主题与人物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主要人物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导入:提问:1。人都会生病,生病就要买药,“药”的作用和用药原则是什么? 

   ------治病救人。对症下药。 

   2.将你平时购药与课文中的人物华老栓购药作一对比。 

购者     地点     对象       来源     代价            过程   食用方法     药效  

你  药店或医院  药师或售货员 正规药厂 货真价实        文明   水或药酒兑服  康复 

华老栓  刑场    刽子手   现制人血馒头 一包洋钱买一馒头 粗暴   烧成乌黑吃   入坟 

(注意:华老栓买的药是人血馒头,人血馒头可以用来治病吗?) 

3.对以上对比结果你有什么感受?(荒唐  不可思议) 

4.华老栓用人血馒头来治什么病?(儿子的痨病----肺结核病。) 

5.人血馒头可以用来治肺结核病吗?------否。 

6.而华老拴是怎么看待的? 

---“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7.由此可看出华老栓的什么? 

(-------愚昧无知。) 

8.从文中还可看出购药者华老栓和供药者“康大叔”各有什么特点? 

先看华老栓:购药前:觉爽快, 跨步格外高远 

十分兴奋,充满希望---受人欺骗愚弄,愚昧无知) 

            购药中:慌忙  抖抖  不敢去接--------胆小善良 

            购药后:“精神只在一个包上”“ 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什么事情?是谁的血?他为何被杀?----) 

                    “整天的笑”----自私麻木 

                   “要将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充满希望--------愚昧无知) 

集中表现了什么?-------愚昧无知  麻木不仁 

体会一下作者为何为他取名叫“老栓”? 

补充材料:“有一回,我竟然从画片上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而显出麻木的神情。----即使体格健全,如此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呐喊。自序》) 

     ------取“精神麻木”的“木”和“体格健全”的“全”组成一个“栓”。实际上就包含了对人物的评价。 

再看康大叔:交易中:眼光:像两把刀-----凶狠 

神情:焦急----贪婪 

                    行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往下滴血的馒头 

-------凶恶残暴,毫无人性,杀人面不改色 

抢扯塞抓----野蛮粗暴  谋财不择手段 

语言:“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交易后:“老栓就是运气了你/ 要不是我信息灵” 

格外高兴 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恬不知耻 

                   “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贪得无厌 

                   “包好/”------欺骗 

其粗鲁野蛮还可从哪里见得?----外貌(浑身黑色,满脸横肉)----凶悍 

装束(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野蛮 

说话特点:(大声嚷道)--------粗鲁 

二.本节小结 

三.布置作业: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急于治儿子的病可以不关心,但我们不能不了解一下刽子手康大叔杀害的是谁,华老栓买的是谁的血,受害者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课文内容弄清楚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刻理解本篇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重点研讨: 

1。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急于治儿子的病可以不关心,但我们不能不了解一下刽子手康大叔杀害的是谁?他买的是谁的血? 

 -------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 

2.他生前是怎样的人? 

-----“家里只有一个老娘”“穷”得“榨不出一点油水”-----出身穷苦 

     “不要命”-----置生死于度外,不怕牺牲,无私无畏 

入狱原因:被“夏三爷告官”(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社会黑暗) 

                               告官:得赏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人性丑恶) 

狱中表现:“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说阿义可怜”(-----敌我不分,对象不清) 

          “打不怕”-------(不屈不挠,意志坚定) 

          “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目的不明) 

人们对他的反应如何? 

  他革命:“啊呀,那还了得。”“发了疯了”(认为大逆不道) 

  他挨打:“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高兴得拍手叫好) 

          “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毫不同情) 

  他受刑时:“人们潮一般向前赶”“颈项都伸得很长”----------(看热闹,麻木) 

  他死后:刽子手用人血馒头谋利 

          愚昧群众用他的鲜血为儿子治病 

          母亲上坟时“现出羞愧的颜色”“硬着头皮” 

     -------说明他从事的革命事业无人能理解,包括他的家人。也说明他所从事的革命是脱离群众的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 

3.提问:文中写了几家人几出悲剧? 

   华家和夏家两家两出丧子的悲剧。 

4.哪家的悲剧更惨? 

-----夏家。革命者为革命为民众谋福利而死,愚昧的群众竟毫无所知,并吃了他的血。 

5.为何以华和夏为姓? 

  ----暗示人们文中所写的华夏两家的悲剧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悲剧,是中国人民的悲剧。 

6.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 

  ---点油灯 用洋钱 士兵衣服前后的大白圆圈 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大清的天下”(清代) 

7.写于何时?---1919年4月 五四运动前 

8.有何社会意义? 

  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唤醒人们要彻底地推翻封建统治,必须来一场新的革命。要消除群众的愚昧无知,必须要向他们宣传科学知识。这也与“五四”运动中所提倡的反对封建统治,主张“科学与民主”相呼应。 

9.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见书49 页“有关资料”)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小结:(略) 

布置作业:深思研讨:造成这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深入分析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鉴赏本文构思上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以《药》为题的深层意义和双线结构 

教学步骤:一。分析 

1.造成这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封建统治的专制和严酷及其帮凶的凶残 

   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统治下群众的愚昧和无知 

  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动和依靠他们的力量。 

2.为何以“药”为题? 

 ------暗示人们:正像人血馒头不是治疗痨病的良药一样,脱离群众的革命也不是拯救中国社会的良方,要改变中国民众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 

二.研讨: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是“药”(人血馒头)。有明暗两条线索。 

2.这两条是怎样贯穿全文的?(连接-----交织-----交织-----融合) 

明线:华老栓刑场买“药” 茶馆小栓吃“药” 茶客茶馆谈“药” 坟场华大妈上坟 

暗线:夏瑜刑场就义       夏瑜的血被人吃   夏瑜狱中斗争     坟场夏四奶奶上坟 

时间:一个秋天的后半夜   当天早上         当天上午     第二年清明 (依时间顺序) 

过程:(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依故事发展顺序) 

3.使双线交织的人物是谁?-----刽子手康大叔 

4.使双线交织的物是什么?-----人血馒头 

5.为何不以夏家夏瑜的悲剧为主线?---因革命者的悲哀是群众的愚昧带来的,这样安排使主题内涵更丰富更深刻。 

6.由夏瑜的遇害你想到了谁? 

清末女革命家秋瑾。 

7.她与夏瑜有何异同? 

----都是无私献身革命的革命者,都被人告发而被捕遇害。瑾与瑜同义,都是“美玉”义。:异:一是巾帼英雄,一是热血男儿;一为真实历史人物,一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其实后者源于前者。 

7.作者为何在结尾时在夏瑜的坟墓上添加了“一圈红白的花 ,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地方有谁来呢?”)? 

 -----暗示革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还有后续者,还有后来人。未来革命仍有成功的希望。 

“在这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但为达到这希望计,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 -------- 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 --鲁迅《呐喊。自序》 

8.学完课文后,有人在文题“药”后先后加了感叹号和问号,你们体会一下,该作何解? 

 感叹号:可以理解为:烈士的为革命牺牲而流下的鲜血竟成了民众治病的“药”。多么令人震惊/多么让人悲哀/ 

杀害了革命者后又用革命者的鲜血欺骗群众,谋取暴利,刽子手多么凶残,多么卑劣/ 

以“人血馒头”作为治病的良药,群众是多么愚昧无知/多么可悲可叹/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人们啊,“人血馒头”不是治疗痨病的良药/ 

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啊,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拯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问号:可以理解为:“人血馒头”能医治好“痨病”吗?什么是拯救旧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9.本课小结(略) 

10.布置作业:结合本文的内容和主题,写一篇600字的随笔(读后感)。 


 作者邮箱: zhfl3@yahoo.con.cn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药》ppt课件(40页)
《药》评点ppt课件1
浅谈《药》中人名暗示的艺术
《药》教学设计(四课时)内含练习
鲁迅《药》备课札记
鲁迅《药》ppt课件13
鲁迅《药》mp3音频朗读
《药》说课稿
《药》缩写
《药》中的“看客”与“茶客”
《药》写作时代背景
《药》课堂实录
《药》公开课教案8
《药》ppt课件12
《药》评点·教学设计2
药中的动物描写
《药》教学设计7
《药》ppt课件11
沪教版《药》评点·教案1
《药》能力训练
《药》基础训练
《药》练习题
《药》综合能力测试题
《药》练习测试题(二)
《药》练习测试题(一)
《药》教案6
《药》教案5
《药》教学设计4
《药》教案3
《药》同步练习
鲁迅《药》wma音频课文朗读
《药》flash课件1
《药》ppt课件10
《药》要点讲解
《药》的暗示艺术举隅
《药》关于“如何理解花环?”的思考
《药》的续写
《药》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药》教案2
三个标点一堂课——《药》的教学设计
《药》每一课时
《药》简案
《药》ppt课件9
《药》ppt课件8
《药》ppt课件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